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纯甫以予去岁九日赴东阳今年复趋府作菊花问答见遗因以戏答·其一》
《纯甫以予去岁九日赴东阳今年复趋府作菊花问答见遗因以戏答·其一》全文
宋 / 强至   形式: 古风

问篱菊,何事秋香欠春馥。

渊明岁岁走征途,冷落重阳谁采斸。

(0)
注释
篱菊:篱笆边的菊花,常用来象征隐士或高洁品格。
何事:为什么,这里指询问原因。
秋香欠春馥:秋天的香气缺乏春天的馥郁,可能暗示菊花在秋季未如春季般繁盛。
渊明: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居田园著称。
岁岁:每年,形容频繁。
走征途:踏上远行的路途,比喻陶渊明的仕途奔波。
冷落:被忽视,无人理会。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习俗。
采斸:采摘(菊花),斸(zhú)意为挖掘,引申为采摘。
翻译
询问篱笆边的菊花,为何秋天的香气中缺少春天的馥郁。
陶渊明每年都要踏上远行的路途,重阳节时却无人来采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名为《纯甫以予去岁九日赴东阳今年复趋府作菊花问答见遗因以戏答(其一)》。诗人以问篱边菊花的方式,表达了对去年重阳节自己远行东阳,而今年又忙于公务无暇赏菊的感慨。"何事秋香欠春馥"一句,诗人询问菊花为何在秋季香气不如春天浓郁,暗指自己去年的闲适与今年的忙碌形成对比。接着提到陶渊明常年奔波劳碌,暗示自己也如同渊明一样,重阳时节无人采摘菊花,显得有些冷落。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通过与菊花的对话,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生活变迁的淡淡哀愁和自我解嘲的意味。

作者介绍

强至
朝代:宋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猜你喜欢

州宅

古栝提封接日畿,专城皓首有光辉。

全家饱煖君恩重,属邑丰登公事稀。

一簇楼台居洞府,四时风景对屏帏。

多惭郎省无裨补,丐外犹能占翠微。

(0)

长至忆天衣旧游寄王状元

去年连辔到朝阳,红日初添一线长。

八俊偶同人已羡,四难俱得计真良。

浇肠竹叶惊深碧,插鬓梅花咤浅黄。

回首只今深似梦,云山烟水正相望。

(0)

莆阳道中

闽粤溪山处处经,长松夹道奏箫笙。

只应行客忘劳役,千里清阴管送迎。

(0)

园中即事二绝·其二

风劲木初落,霜轻花更幽。

晴香山苦马,冷艳水牵牛。

(0)

池边树

砾索池边树,疏花照浅清。

虽无却月观,且有一枝横。

(0)

次韵郭删定观潮四绝·其四

身到钱塘江上初,端如碧海挂新图。

不知洗眼观潮日,豁得平生俊气无。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