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汉中天没,西风大火流。
微凉回海甸,炎月报新秋。
乌鹊频翻树,星文一倚楼。
机头有织妇,应不羡牵牛。
斜汉中天没,西风大火流。
微凉回海甸,炎月报新秋。
乌鹊频翻树,星文一倚楼。
机头有织妇,应不羡牵牛。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前夕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转换的微妙变化与自然界的生动画面。
首联“斜汉中天没,西风大火流”描绘了夜空的变化,斜挂于天际的银河渐渐隐没,西风吹拂,标志着夏去秋来。这里运用了“大火”这一星座的移动来暗示季节的更替,形象而富有诗意。
颔联“微凉回海甸,炎月报新秋”进一步描述了气候的变化。微凉的空气从海边传来,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季节变换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时间流转的氛围。
颈联“乌鹊频翻树,星文一倚楼”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乌鹊在树间频繁翻飞,星空中繁星点点,诗人选择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机,也暗含了七夕节的浪漫氛围。倚楼观星,更是增添了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尾联“机头有织妇,应不羡牵牛”以织女为喻,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刻理解。织女在机前劳作,虽然与牛郎相隔银河,但并不羡慕牛郎的短暂相聚。这既是对传统七夕故事的巧妙引用,也是对人间爱情的深沉感慨,强调了爱情中的坚守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换、自然美景以及人性情感的细腻感受,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
落日下崦嵫,飞雨自崇墉。
驾言出北郭,泛舟横东江。
近岫既凌缅,遥岑亦濛笼。
葱青水竹交,乃有樵径通。
潜虬寒载蛰,海鸥夕来双。
顾望云叶开,张星昏已中。
荒冈响哀狖,枉渚遵轻鸿。
故乡日以远,川路靡克终。
寄言薜萝客,岁宴期来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