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里重阳又一年。朝光暮霭画中天。
有人似我碧云颠。
北地黄花秋较晚,西风红叶墨争妍。
乱时鸡犬更谁怜。
病里重阳又一年。朝光暮霭画中天。
有人似我碧云颠。
北地黄花秋较晚,西风红叶墨争妍。
乱时鸡犬更谁怜。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姚华所作的《浣溪沙·重九因病不出,画登高小景题此》。诗中,诗人以病体之身度过重阳佳节,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象。"病里重阳又一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重阳节在病痛中度过,显得尤为特别。"朝光暮霭画中天"运用比喻,将秋日的朝霞和暮霭比作画中的景色,展现出诗人眼中的自然之美。
"有人似我碧云颠"一句,诗人自比为高洁如碧云之人,即使身处困境,仍保持内心的高远与超脱。接下来,"北地黄花秋较晚"描绘了北方秋天的特色,黄花开放得较晚,而"西风红叶墨争妍"则以西风吹动红叶的生动画面,展现了秋天的斑斓色彩,"墨争妍"三字形象地写出红叶的鲜明对比。
最后,"乱时鸡犬更谁怜"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时期的忧虑,鸡犬尚且无处安身,更不用说人了,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切。整首诗寓情于景,既写出了个人的境遇,也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柱杖凌高绝。望千山隐隐,波澜动摇天末。
下有白云平远壑,涌起潮头喷雪。
浸绝岛、孤峰出没。
赤县神州何处是,但风烟、杳杳迷空阔。
呼不见,古人物。碧松枝下青瑶石。
举头看、长空湛湛,淡琉璃色。
上界屋辰多官府,夸父忙鞭日月。
任兔走、乌飞超忽。
宇宙茫茫如许大,百年间、何用争优劣。
身世事,一毛发。
群石翠参错,兹峰峙云林。
突星名固誇,流传经古今。
幽姿俨向背,异态生晴阴。
怒若抽翠笋,端如立瑶簪。
不有融结奇,宁知化工深。
翁郎丘壑人,篮舆越秋岑。
崎岖丧乱间,逢幽亦登临。
把酒视云汉,浩歌散愁襟。
著鞭虽后余,归踪略相寻。
独醒订讹谬,怀人识君心。
政恐五字诗,光芒射奎参。
玩味不可忘,写之朱丝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