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万事付阑珊,不信真愁门户难。
此地更无鸡肋弃,前途凭仗马蹄攒。
梦回细雪关城迥,岁尽穷阴海国寒。
今夜灯前儿女意,依依犹似慰眠餐。
一身万事付阑珊,不信真愁门户难。
此地更无鸡肋弃,前途凭仗马蹄攒。
梦回细雪关城迥,岁尽穷阴海国寒。
今夜灯前儿女意,依依犹似慰眠餐。
这首诗《夜坐书怀》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未来的思考。
首联“一身万事付阑珊,不信真愁门户难”开篇即展现出诗人面对生活与世事的疲惫与无奈,似乎已将一切置于边缘,不相信真的会为门户之见而愁苦。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实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与对传统束缚的反思。
颔联“此地更无鸡肋弃,前途凭仗马蹄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诗人认为在当前的处境中,没有什么是多余的或可轻易舍弃的,所有的选择都至关重要。同时,他寄希望于未来的道路上,依靠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如同马蹄攒动,不断前行,寻找出路。
颈联“梦回细雪关城迥,岁尽穷阴海国寒”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季节变换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孤独、寒冷环境的感知。细雪与迥城、穷阴与海国,既描绘了外在的景象,也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的严酷。
尾联“今夜灯前儿女意,依依犹似慰眠餐”收束全诗,以温馨的家庭场景结束,与前面的深沉形成鲜明对比。尽管外部世界充满挑战与寒冷,但在家人的陪伴下,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温暖,体现了亲情的力量与生活的美好。
整体而言,《夜坐书怀》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光明与温暖的决心。
高贤异地复同群,五色肝肠映晓云。
风雅自和鸾玉响,威仪人识凤凰文。
不嫌净社长无酒,久属名场旧冠军。
千古东林传胜事,招提谁更续遗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