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清旦起,扫雪见兰芽。
始畎春泉入,惟愁暮景斜。
未抽萱草叶,才发款冬花。
谁念江潭老,中宵旅梦赊。
野人清旦起,扫雪见兰芽。
始畎春泉入,惟愁暮景斜。
未抽萱草叶,才发款冬花。
谁念江潭老,中宵旅梦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严冬清晨的生活情景。开篇“野人清旦起,扫雪见兰芽”展示了主人公早起扫雪,看到兰花的坚韧生长,这里兰芽象征着生命力和纯洁。接下来的“始畎春泉入,惟愁暮景斜”表达了初春时节,虽然自然界开始复苏,但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黄昏落幕的忧虑,这种忧虑可能是对光阴的宝贵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未抽萱草叶,才发款冬花”进一步描绘了初春景象,虽然萱草尚未抽出新叶,但某种冬花已经开始开放。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敏锐感知。
最后,“谁念江潭老,中宵旅梦赊”则转向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诗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通过梦境与远方的亲人相连,这里的“江潭老”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是他所思念的人,而“中宵旅梦赊”表达了一种隔绝之下的思念之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亲情的深刻感悟。
当年回雁峰头住,雁影云开天际路。
夫君缥渺雁峰心,遥寄湖南烟雨渡。
谁知白雁杳寒沙,断使青峰遮日暮。
日暮云迷雁阵哀,逢君千里雁书来。
欲分宝瑟银筝怨,似向沙明水碧回。
一水盈盈乌石戍,千秋渺渺楚云台。
楚云台高芳草齐,湘干北望鹧鸪啼。
虞卿著书亦何有,建阳卖卜还自迷。
瘦影难双矰缴满,寒更欲警露霜凄。
清霜白露飞不前,亭亭片月当高天。
前身忆住青龙寺,血迹还埋古井边。
遥飞尺帛君边去,沙上鸿踪隔暝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