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孤雁行和李雨苍》
《孤雁行和李雨苍》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古风

当年回雁峰头住,雁影云开天际路。

夫君缥渺雁峰心,遥寄湖南烟雨渡。

谁知白雁杳寒沙,断使青峰遮日暮。

日暮云迷雁阵哀,逢君千里雁书来。

欲分宝瑟银筝怨,似向沙明水碧回。

一水盈盈乌石戍,千秋渺渺楚云台。

楚云台高芳草齐,湘干北望鹧鸪啼。

虞卿著书亦何有,建阳卖卜还自迷。

瘦影难双矰缴满,寒更欲警露霜凄。

清霜白露飞不前,亭亭片月当高天。

前身忆住青龙寺,血迹还埋古井边。

遥飞尺帛君边去,沙上鸿踪隔暝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王夫之所作的《孤雁行和李雨苍》,以孤雁为线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当年回雁峰头住”描绘了过去的回忆,雁影与云开象征着离别与期待。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雁的形象传递情感,如“谁知白雁杳寒沙”表达出对远方的担忧,“日暮云迷雁阵哀”则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诗人运用“湘干北望鹧鸪啼”这一典型意象,寓言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同时借“虞卿著书”和“建阳卖卜”的典故,感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瘦影难双矰缴满”表达了孤独与困顿,而“清霜白露飞不前”则寓示着时光流逝和无法逆旅。

最后两句“遥飞尺帛君边去,沙上鸿踪隔暝烟”直接将孤雁与信使联系起来,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相聚遥不可及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王夫之独特的诗歌风格。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寄睢州卢别驾

我爱睢州好弟兄,不同出处却同情。

著书满屋心偏苦,佐政专城迹并清。

徐锴又从江左见,贾生难擅洛阳名。

月明千里遥相忆,怀抱何由得尽倾。

(0)

奎倚席渭城校室伏承耕学袁公雪樵秦公二先生远自故里寄惠新诗教诏之谊暌离之情备溢乎辞捧诵再四感愧交并不能已已既次严韵属和奉怀因兴起丰城云门河南公武潜夫诸先生例借前韵各成一首以见区区向往之私至于落句嬴瀛互用亦足明仆于二先生无少偏党也·其六公武

鹿城茅屋好风清,千首文章万古情。

江外暮云寒不动,池头春草夜仍生。

图经笔削权衡见,篆籀风流剑戟鸣。

少小羡君为古学,而今高处到姬嬴。

(0)

与吴宗德县令访古西原三首·其一最师埪

无僧秋寺倚荒原,劫后三埪几许存。

争取唐碑镌字记,一碑未刻卧山门。

(0)

忆江南三首·其二

江南忆,其次忆何人。正忆高堂七十亲。

膝下舞筵围稚子,花前茶会洽比邻。长奉笑颜春。

(0)

寒食

咸阳官舍冷无烟,翘首南云思黯然。

泪眼遥怜诸弟在,吴冈门北钱塘边。

(0)

秋林

秋林本自萎,朔风劳尔怒。

客子赋无衣,哀鸿夜中度。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