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不必溯风而振柯,泪不必决溜而倾河。
中心自樛郁,五情竟焉他。
吾顾松与栝,众视等春华。
冠裳为徽纆,文语强相加。
随涉诣扶桑,弱樯试鲸波。
操者竟何言,他人其奈何。
念欲开耳目,周体悉尘沙。
自非洪乔质,焉能凌紫霞。
啼不必溯风而振柯,泪不必决溜而倾河。
中心自樛郁,五情竟焉他。
吾顾松与栝,众视等春华。
冠裳为徽纆,文语强相加。
随涉诣扶桑,弱樯试鲸波。
操者竟何言,他人其奈何。
念欲开耳目,周体悉尘沙。
自非洪乔质,焉能凌紫霞。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怨歌行》,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诗人运用比喻,将啼哭比作不需借助风力就能震动枝柯的自然现象,眼泪则无需河流奔腾即可倾泻,形象地描绘了内心深处的压抑和情感的强烈。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松与栝这两种常青植物上,暗示自己如同春华般被忽视,受到束缚。
诗人进一步描述自己被冠冕和华丽言辞所累,如同被丝带捆绑,被迫参与世俗的纷争。他想象自己漂泊远方,如弱小的船只面对巨浪,表达出对命运无能为力的感慨。对于操控者的态度和他人的反应,诗人显得困惑和无奈,只能感叹自己的耳目被蒙蔽,全身都被尘沙覆盖。
最后,诗人自嘲并非坚韧如洪乔那样的人,无法突破困境,飞越紫霄,揭示出他对现实的深深无力感和对自由理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个人视角和对人生际遇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