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夜雨浪浪,春风难禁当。
匡庐云雾里,半月到浔阳。
江夜雨浪浪,春风难禁当。
匡庐云雾里,半月到浔阳。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雨中的江景,以及春风吹拂下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忧郁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
首句“江夜雨浪浪”,描绘了夜晚江面上雨点拍打水面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浪浪”二字生动地表现了雨滴在江面跳跃的样子,仿佛能听到雨声与水波的交响乐。
次句“春风难禁当”,转而描述了春风吹过时的感受。这里的“难禁当”可以理解为难以抵挡或无法抗拒,暗示春风虽轻柔却也带来了某种触动人心的力量。这句诗通过春风与人的内心情感的联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特有的情感体验。
后两句“匡庐云雾里,半月到浔阳”,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山峦——庐山(即匡庐),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山色朦胧的画面。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附近,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在这片云雾之中,诗人仿佛看到了半个月亮的倒影,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深远的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雨中江景的静谧之美,以及春风拂面时的微妙感受,最后以庐山云雾和月影作为收尾,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悠远深邃的意境。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交融,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那份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非复三五少年日,把酒偿春颊生红。
白鸥入群颇相委,不谓惊起来宾鸿。
千里追奔两蜗角,百年得意大槐宫。
空余祗夜数行墨,不见伽朵一臂风。
俗眼只如当日白,我颜非复向来红。
浮生不作游丝上,即在尘沙逐转蓬。
岁行辛巳建中年,诸公起废自林泉。
王师侧闻陛下圣,抱琴欲奏南风弦。
孤臣蒙恩已三命,望尧如日开金镜。
但忧衰疾不敢前,眼前黑花耳闻磬。
岂如道人山绕门,开轩友此岁寒君。
能来作诗赏劲节,家有晓事扬子云。
箨龙森森新间旧,父翁老苍孙子秀。
但知战胜得道肥,莫问无肉令人瘦。
是师胸中抱明月,醉翁不死起自说。
竹影生凉到屋椽,此声可听不可传。
月皎惊鸟栖不定。
更漏将阑,轳辘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
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