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竟无医,可怜卅载青灯,笔底谋生长碌碌;
九原应有恨,大息七旬白发,阶前待哺又嗷嗷。
一疾竟无医,可怜卅载青灯,笔底谋生长碌碌;
九原应有恨,大息七旬白发,阶前待哺又嗷嗷。
这首挽联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郭鉴秋先生一生的辛酸与遗憾。上联“一疾竟无医,可怜卅载青灯,笔底谋生长碌碌”中,“一疾竟无医”点明了郭鉴秋先生在晚年遭受病痛折磨却无法医治的悲惨境遇。“可怜卅载青灯”则表达了他孤独度日,与书籍为伴的凄凉生活。“笔底谋生长碌碌”则是对他在文墨生涯中辛勤耕耘却未能实现更大抱负的感慨。
下联“九原应有恨,大息七旬白发,阶前待哺又嗷嗷”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九原应有恨”,暗示郭鉴秋先生在九泉之下可能对未能尽孝、未能看到子女成长感到遗憾。“大息七旬白发”描绘了他年迈时的无奈与辛酸,白发苍苍却仍在为生活奔波。“阶前待哺又嗷嗷”则形象地展现了郭鉴秋先生在世时对子女的养育之责,以及子女在失去父亲后的哀嚎与无助。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不仅表达了对郭鉴秋先生个人命运的同情与哀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普通家庭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人性的温暖与悲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海棠冠蜀花,此轩花尤冠。
红云簇蕊细,渌水照叶嫩。
倚妆宫粉聚,叠绮霞光散。
雨泪点春风,应怀上林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