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甘滑漱山瓢,归卧藤阴藓径遥。
云气酿成巫峡雨,松声寒似浙江潮。
书生与世例迂阔,山意向人殊寂寥。
却喜庾郎贫到骨,韭畦时一摘烟苗。
春溪甘滑漱山瓢,归卧藤阴藓径遥。
云气酿成巫峡雨,松声寒似浙江潮。
书生与世例迂阔,山意向人殊寂寥。
却喜庾郎贫到骨,韭畦时一摘烟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山中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世俗隔绝、心境超然的意趣。
“春溪甘滑漱山瓢”一句,以溪水的甘美和山间小桥(瓢)的清凉,勾勒出山中春日的宁静景象。接着,“归卧藤阴藓径遥”,则是诗人归于自然之怀,在藤蔓编织成的阴凉下安寝,其路径幽深而又悠长。
“云气酿成巫峡雨”表明了山中的天气变化,云雾集聚最终变成了如同巫山那样壮丽的雨景;而“松声寒似浙江潮”,则通过对比,将山中松涛之声与江南的潮汐相比较,生动地描绘了声音的清冷和气氛的肃穆。
诗人在“书生与世例迂阔”一句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而“山意向人殊寂寥”,则是说山林中的意境,总是悄然对着那少数能够理解之人。
最后,“却喜庾郎贫到骨,韭畦时一摘烟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满足和享受,即使生活贫苦如庾信(庾郎),但在田园间偶尔采摘些草本植物(烟苗)的乐趣,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舍事入樵径,云木深谷口。
万壑移晦明,千峰转前后。
嶷然龙潭上,石势若奔走。
开拆秋天光,崩腾夏雷吼。
灵溪自兹去,纡直互纷纠。
听声静复喧,望色无更有。
冥冥翠微下,高殿映杉柳。
滴滴洞穴中,悬泉响相扣。
昔时秦王女,羽化年代久。
日暮松风来,箫声生左右。
早窥神仙箓,愿结芝朮友。
安得羡门方,青囊系吾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