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仙游寺》
《仙游寺》全文
唐 / 李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舍事入樵径,云木深谷口。

万壑移晦明,千峰转前后。

嶷然龙潭上,石势若奔走。

开拆秋天光,崩腾夏雷吼。

灵溪自兹去,纡直互纷纠。

听声静复喧,望色无更有。

冥冥翠微下,高殿映杉柳。

滴滴洞穴中,悬泉响相扣。

昔时秦王女,羽化年代久。

日暮松风来,箫声生左右。

早窥神仙箓,愿结芝朮友。

安得羡门方,青囊系吾肘。

(0)
翻译
离开俗务走入樵夫小径,云雾缭绕在深谷口。
万道山谷变换着明暗,千座山峰前后交错展现。
高耸的龙潭之上,石头形态仿佛奔跑的兽群。
秋日阳光穿透,夏日雷声轰鸣如瀑布倾泻。
灵溪从此流过,曲折蜿蜒交错复杂。
倾听水声时而宁静时而喧闹,眼前的景色再无新奇。
幽深的翠绿之下,高大的殿堂映衬着杉柳。
滴答滴答,洞穴中的泉水声相互应和。
昔日秦王的女儿,已羽化成仙很久远。
傍晚松风吹过,箫声在左右回荡。
早想探寻仙人的秘籍,希望能与仙人结为好友。
如何能得到像羡门那样的仙术,让青囊袋挂在我臂肘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画面,诗人以精湛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以及对于仙境生活的无限憧憬。

“舍事入樵径,云木深谷口”两句,以“舍事”开篇,表示诗人放下尘世的羁绊,进入了一条偏僻的林间小道(樵径),这条小道被茂密的云和树木所环绕,形成了一个幽深的谷口。

接下来,“万壑移晦明,千峰转前后”两句,通过“万壑”与“千峰”的描写,展现了山势的雄伟和层次的复杂。这里的“移晦明”指的是光线在山峦之间流转变化,形成了一种动态的景观。

诗人继续用“嶷然龙潭上,石势若奔走”两句,来描绘水流和岩石的壮丽景象。龙潭通常与神话传说相连,这里以其险峻的地貌,衬托出一种超自然的氛围。

“开拆秋天光,崩腾夏雷吼”两句,则是对四季变化的描写,“开拆”表明了秋日阳光的柔和与清新,而“崩腾”则形容了夏季雷声的猛烈与震撼。

在“灵溪自兹去,纡直互纷纠”两句中,诗人将目光转向远处的小溪,那溪流蜿蜒曲折,好像在山间舞动,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着,“听声静复喧,望色无更有”两句,通过声音和颜色的对比,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变化莫测的自然状态。这里的“听声”、“望色”,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神秘。

“冥冥翠微下,高殿映杉柳”两句,则是对仙游寺建筑的描写,那里有着如织网般密布的翠绿植被,以及高耸入云的殿宇,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与周围的松杉树木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滴滴洞穴中,悬泉响相扣”两句,通过对水声的描写,让人感受到那份幽深与宁静。这里的“滴滴”形容了水珠落地的声音,而“悬泉”则是指那些从高处挂落下来的清泉,它们在洞穴中回响,形成了一种自然的乐音。

诗人随后提及历史故事,“昔时秦王女,羽化年代久”,这里的“昔时”、“羽化”,都是对古代传说的一种点缀,那位秦王女儿因其美德而得以成仙,转变为鸟形,这里的描述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深度和神话色彩。

“日暮松风来,箫声生左右”两句,以“日暮”作为时间背景,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松林中微风吹拂,箫管奏出的悠扬乐音四处回荡的景象。

在最后,“早窥神仙箓,愿结芝朮友”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同道之人的渴望。这里的“早窥”,意味着诗人希望尽快得到那份超凡脱俗的生活,而“愿结芝朮友”,则是对那种仙界之友情的憧憬。

全诗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描写和浓郁的情感,构建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神秘而又宁静的仙境之中。

作者介绍

李华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一

天上掌纶手,阃外折冲才。

发踪指示,平荡全楚息氛埃。

缓带轻裘多暇,燕寝森严兵卫,香篆几徘徊。

襦裤见歌咏,桃李藉栽培。紫泥封,天笔润,日边来。

趣装入觐,行矣归去作盐梅。

祖帐不须遮道,看取眉间一点,喜气入尊罍。

此去沙堤路,平步上三台。

(0)

新定望湖楼

龙盘山影倒寒流,十里屏风翠入楼。

画笔肯归涵碧手,湖光疑对涌金秋。

主翁爱客排三雅,渔父忘机任直钩。

为访红云绕花岛,满船歌舞按梁州。

(0)

寄胡竹洲

野菜生根土亦香,寒林晴久漏春阳。

山临古画开当户,蜗学名书篆满墙。

密竹旋删嫌碍月,青柑迟摘待经霜。

儿童闲取池头水,剜破琉璃绿一方。

(0)

腊日二首·其一

腊日开门雪满山,愁阴短景岁将阑。

江梅飘落香元在,汀雁飞鸣意已还。

佳节再逢身且健,一樽相属鬓毛斑。

明光起草真荣事,寂寂衡门我自闲。

(0)

暮春三首·其二

应接非吾事,深幽兴有馀。

笋深鸣鸟下,花薄午风疏。

草浅见飞雉,溪清生细鱼。

端居亦多趣,不用席门车。

(0)

雨中花令

锦屏罗幌初睡起。花阴转、重门闭。

正不寒不暖,和风细雨,困人天气。

此时无限伤春意。凭谁诉、厌厌地。

这浅情薄幸,千山万水,也须来里。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