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牡丹》
《牡丹》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十万连钱闹玉骢,滥将小草厕芎藭。

楼台锦旭开仙界,姚魏天潢衍洛中。

藩府自存名贵气,女郎饶有大家风。

未须重谱沈香恨,三叠清平曲已终。

(0)
鉴赏

这首诗《牡丹》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华美与尊贵之感。诗中以“十万连钱闹玉骢”起笔,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牡丹盛开时的壮观景象,仿佛万钱竞相绽放,热闹非凡,如同驾驭着玉骢的骏马在花海中穿行。接着,“滥将小草厕芎藭”,通过对比,突出了牡丹的高贵与独特,将其与普通的小草和芎藭(一种草本植物)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牡丹的不凡。

“楼台锦旭开仙界,姚魏天潢衍洛中。”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牡丹的神圣与超凡脱俗,将其比作仙境中的楼台,锦簇的朝阳,暗示牡丹不仅在人间,更有着与仙界相连的神秘气息。同时,也提到了姚魏(牡丹的两个著名品种),它们在洛水中繁衍生息,象征着牡丹的繁荣与生命力。

“藩府自存名贵气,女郎饶有大家风。”这两句则从不同角度赞美牡丹的气质与风范。藩府,指地方的贵族府邸,这里用来形容牡丹的名贵气派;女郎,比喻牡丹的女性化之美,而“大家风”则强调了牡丹的高雅与大气。

最后,“未须重谱沈香恨,三叠清平曲已终。”这两句表达了对牡丹的欣赏与赞美之情,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沈香恨,可能是指对美好事物逝去的遗憾,但在这里被否定,意味着诗人认为牡丹的美丽已经足够令人满足,无需再为逝去的美而哀叹。三叠清平曲,可能是指音乐或某种艺术形式的循环与和谐,寓意牡丹之美在人们心中永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牡丹的美丽与尊贵,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的主题。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题画·其十四

司空幕府通农开,平善街头日夜来。

肯信琼花旧游处,至今犹唱紫云回。

(0)

题画·其五

红树中间飞白云,黄茅槛底界斜曛。

此中大有逍遥处,难说于君画与君。

(0)

纪变

皇帝纪元年,嘉靖秋七月。

肓风白昼号,酣斗亘明发。

势从西北来,突过东南蹶。

一鼓江河翻,再簸海岳拔。

黄沙暗中原,白浪高观阙。

古树斩十围,夔罔逃百粤。

淮扬既澎湃,吴楚转突兀。

蚩尤掣长旗,天吴竖危发。

中宵抱屋柱,股栗不得歇。

二仪莽苍苍,色乱玄黄汨。

飞廉应南箕,崇鲧伏金钺。

神圣方膺图,地纪胡嵲屼。

元老满岩廊,燮理谅匪忽。

翻然万家邑,漂荡魂惝惚。

虬龙怒磨牙,何处收尔骨。

翘首叫帝阍,终思答天罚。

(0)

浦口曲

家临五溪水,浣纱歙浦口。

恐有寄来书,君行见郎否?

(0)

和何仲默游灵济宫韵

乍识花源路,潇然世外居。

玉坛秋雨冷,紫阁昼阴虚。

餐玉传奇诀,抄方检异书。

却怜城市客,羁束未能疏。

(0)

春游

太乙宫前柳色,天清寺口莺啼。

暖风吹面酒醒,斜日穿花路迷。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