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连钱闹玉骢,滥将小草厕芎藭。
楼台锦旭开仙界,姚魏天潢衍洛中。
藩府自存名贵气,女郎饶有大家风。
未须重谱沈香恨,三叠清平曲已终。
十万连钱闹玉骢,滥将小草厕芎藭。
楼台锦旭开仙界,姚魏天潢衍洛中。
藩府自存名贵气,女郎饶有大家风。
未须重谱沈香恨,三叠清平曲已终。
这首诗《牡丹》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其华美与尊贵之感。诗中以“十万连钱闹玉骢”起笔,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牡丹盛开时的壮观景象,仿佛万钱竞相绽放,热闹非凡,如同驾驭着玉骢的骏马在花海中穿行。接着,“滥将小草厕芎藭”,通过对比,突出了牡丹的高贵与独特,将其与普通的小草和芎藭(一种草本植物)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牡丹的不凡。
“楼台锦旭开仙界,姚魏天潢衍洛中。”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牡丹的神圣与超凡脱俗,将其比作仙境中的楼台,锦簇的朝阳,暗示牡丹不仅在人间,更有着与仙界相连的神秘气息。同时,也提到了姚魏(牡丹的两个著名品种),它们在洛水中繁衍生息,象征着牡丹的繁荣与生命力。
“藩府自存名贵气,女郎饶有大家风。”这两句则从不同角度赞美牡丹的气质与风范。藩府,指地方的贵族府邸,这里用来形容牡丹的名贵气派;女郎,比喻牡丹的女性化之美,而“大家风”则强调了牡丹的高雅与大气。
最后,“未须重谱沈香恨,三叠清平曲已终。”这两句表达了对牡丹的欣赏与赞美之情,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沈香恨,可能是指对美好事物逝去的遗憾,但在这里被否定,意味着诗人认为牡丹的美丽已经足够令人满足,无需再为逝去的美而哀叹。三叠清平曲,可能是指音乐或某种艺术形式的循环与和谐,寓意牡丹之美在人们心中永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牡丹的美丽与尊贵,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的主题。
皇帝纪元年,嘉靖秋七月。
肓风白昼号,酣斗亘明发。
势从西北来,突过东南蹶。
一鼓江河翻,再簸海岳拔。
黄沙暗中原,白浪高观阙。
古树斩十围,夔罔逃百粤。
淮扬既澎湃,吴楚转突兀。
蚩尤掣长旗,天吴竖危发。
中宵抱屋柱,股栗不得歇。
二仪莽苍苍,色乱玄黄汨。
飞廉应南箕,崇鲧伏金钺。
神圣方膺图,地纪胡嵲屼。
元老满岩廊,燮理谅匪忽。
翻然万家邑,漂荡魂惝惚。
虬龙怒磨牙,何处收尔骨。
翘首叫帝阍,终思答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