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南多荒山》
《江南多荒山》全文
明 / 董纪   形式: 古风

江南多荒山,无名亦无数。

于民弗宜耕,于官弗宜赋。

不生灵芝草,不产松桂树。

崎岖复崎岖,总是不平路。

昔谓山可爱,今知山可恶。

何时双眼开,得见无山处。

(0)
鉴赏

这首诗以江南的荒山为题材,通过对比和转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与情感体验。

首句“江南多荒山,无名亦无数”,开篇点题,描绘了江南地区广袤的荒山景象,这些山峰没有特别的名字,数量众多,展现了一种自然界的广阔与丰富。接着,“于民弗宜耕,于官弗宜赋”两句,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指出这些山不适合耕作,也不适合作为赋税的对象,暗示了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边缘地位。

“不生灵芝草,不产松桂树”进一步强调了荒山的贫瘠与不适宜生长的特点,与前文形成对比,突出了其自然环境的恶劣。接下来,“崎岖复崎岖,总是不平路”则形象地描绘了荒山的地形特征,山路崎岖难行,充满了挑战与艰辛。

“昔谓山可爱,今知山可恶”是情感上的转折,诗人曾经认为这些山峰美丽可爱,但现在却认识到它们带来的不便与困扰。这种转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态度的深刻变化,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实际考量。

最后,“何时双眼开,得见无山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摆脱这些山的束缚,看到一个没有山的地方,寓意着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荒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以及个人情感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冲突与调和。

作者介绍

董纪
朝代:明   号:一槎   籍贯:上海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你喜欢

四花四首·其四鸡冠

花蕊成冠巧学鸡,刻雕谁谓染胭脂。

晓来得雨犹鲜好,却似昂然欲斗时。

(0)

志宏以家所生新芝遗予并以诗来次韵报之

紫芝多产白玉峰,服食益寿增明聪。

人间采茹未易得,怅望古曲来悲风。

那知远谪见奇物,子家端是庆所钟。

煌煌三秀岂难并,玉干云叶方成丛。

嘉祥美瑞不自惜,掇以遗我诚由中。

甘芳胜菌滑胜乳,能杀三尸驱九虫。

童颜瞭视驻可久,堕发落齿生应重。

嗟予迂疏与世阔,得食此物谁之功。

商山傥可追四皓,淮南安用寻八公。

骖鸾控鹤吾未暇,千里白云聊与同。

(0)

墨戏六首·其三宿枝

疏筠轻带粉,老叶饱经霜。

试问枝头实,何年集凤凰。

(0)

上元日二首·其二

应为飘零有故侯,竞将灯火簇溪楼。

田夫野妇盈衢巷,怪我还能与共游。

(0)

春词二十首·其六

清晨开卷坐幽窗,深注炉烟一缕香。

汲水养花颜色好,向人端似炫新妆。

(0)

除夜

年来三百六十日,忽忽过尽唯今宵。

天涯远谪罪未解,家问久缺心无聊。

强倾浊酒慰愁独,坐对寒灯尤寂寥。

钟鸣漏尽不成寐,世事又属明年朝。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