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偈·其三十一》
《诗偈·其三十一》全文
唐 / 庞蕴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无念清凉寺,蕴空真五台。

对镜心无垢,当情心死灰。

妙理于中现,优昙空里开。

无求真法眼,离相见如来。

若能如是学,不动出三灾。

(0)
注释
清凉寺:一座寺庙名。
蕴空:蕴含空灵之意。
对镜:对着镜子。
心无垢:心灵纯洁无暇。
当情:在情感上。
死灰:形容心境如死寂的灰烬。
妙理:深奥的道理。
优昙:佛教中的稀有之花。
真法眼:洞察真理的眼睛。
离相见:超越相见的境界。
不动:不动心。
三灾:佛教中的三界火宅之灾。
翻译
不思量清凉寺,内心深处领悟空寂的五台山。
面对镜子时心灵洁净无暇,情感如死灰般平静。
精妙的佛法道理在心中显现,如同优昙花在虚空中绽放。
不抱有任何欲望,才能拥有真正的洞察力,远离相见的束缚,如同见到佛陀。
如果能这样修行,就能在不动之中度过三界之灾。
鉴赏

这首诗偈出自唐代僧人庞蕴之手,蕴含深厚的佛学思想。开篇“无念清凉寺,蕴空真五台”表达了对清净之地和心灵寄托的向往,以及对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的崇敬。“对镜心无垢,当情心死灰”则是说在面对心镜时,内心不起波澜,对于世间的情感已如死灰般淡然。

“妙理于中现,优昙空里开”指的是佛法的精髓在内心显现,而高深的禅定智慧在虚空之中自然展开。“无求真法眼,离相见如来”表达了对真正的佛法智慧的追求,以及通过超越世间相状来直观佛性的理念。

“若能如是学,不动出三灾”则劝导读者如果能够像这样修学,就不会受到三种灾难(即天灾、人灾、非天灾)的困扰。这首诗偈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禅宗中“明心见性”的重要理念,以及对内在真理的追求和信仰。

作者介绍

庞蕴
朝代:唐

庞蕴(生卒不详) 字道玄,又称庞居士,唐衡阳郡(今湖南省衡阳市)人。禅门居士,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白衣居士第一人”,素有“东土维摩”之称。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其传世的偈颂(迄今流传近200首)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
猜你喜欢

惜春·其二

一年又是暮春天,冉冉流光下水船。

有酒更须连日饮,几人垂白在花前。

(0)

兰竹石图·其一

鹧鸪声里雨班班,一去銮舆杳不还。

日暮东风芳草绿,无人更上望夫山。

(0)

闻教谕见访

故人风谊重丘山,车骑遥临巷陌间。

酌水也能留客醉,看山何必待官閒。

传呼列炬春生屋,指点严城夜启关。

记得鸳鸯湖上月,为君三日未言还。

(0)

菩提寺与雨庵夜话

菩提绝似古招提,两屐行来自不迷。

旧伴閒云归竺国,新添流水入曹溪。

何人谩放双凫去,老我还同一鹤栖。

刻烛相看过夜半,廿年心事重留题。

(0)

朝回

朝回布袜一官閒,近阙清门不用关。

没骭雪骑羸马过,满鳞冰买冻鱼还。

得沾微禄强赊酒,不起高楼亦看山。

明日又迎长至节,独愁空使二毛斑。

(0)

秋郊

细雨轻尘郭外秋,危桥下马涉寒流。

长堤送客宦情倦,野寺逢僧清兴留。

一径午阴幽入树,满庭诗景快登丘。

放怀无限江南意,只欠菱歌上小舟。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