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被閒驱使,登临也未閒。
霞光红涨壁,水气绿浮山。
遍入云岐路,熟观石面颜。
似曾经眼过,想像不知还。
总被閒驱使,登临也未閒。
霞光红涨壁,水气绿浮山。
遍入云岐路,熟观石面颜。
似曾经眼过,想像不知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袁宏道在德山遍访岩壑时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刻感悟。首句“总被閒驱使,登临也未閒”透露出诗人虽在闲暇之余游历,但内心却充满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探索的热情。接下来的“霞光红涨壁,水气绿浮山”,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日落时分,霞光映照在峭壁上,呈现出一片红艳;而山间水汽氤氲,使得整个山体仿佛被一层翠绿的薄雾所覆盖,色彩对比鲜明,景象瑰丽。
“遍入云岐路,熟观石面颜”则描述了诗人深入云雾缭绕的山间小径,仔细观察岩石表面的纹理与颜色,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欣赏。最后两句“似曾经眼过,想像不知还”,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致的深刻印象,似乎这些景象已经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即使暂时离开,那份记忆也依然鲜活如初,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跌荡情怀每事同,十年曹社醉春风。
弹弓园圃阴森下,棋子厅堂寂静中。
赤脚我犹无一婢,黑头君合作三公。
江湖今日还劳结,目送归飞点点鸿。
空色青苍寒日明,迟迟携手出柴荆。
长贫少得交游者,渐老不禁离索情。
去路浦帆当晚落,到官江草已春生。
州监县尹多才识,当念吾宗负大名。
烛龙醉倒不开眼,遮空万里云张伞。
小舟塘外日溶溶,渔歌忽断荷花风。
倚岩僧舍扃深户,我来跋涉拳肩股。
喘停更促短筇上,怪石周遭卧万鼓。
况是秋风到此山,惟有孤鸿时往还。
劳劳百年共缠缚,不似青山长自闲。
古人古人嗟已远,长歌商颂归来晚。
百纸梅花赋,声名出渚东。
向来惟李贺,胜处是扬雄。
绕屋看书带,逢人说刺桐。
尚书旧时履,只合步春风。
暂著芒鞋归故丘,新诗吟罢恍如秋。
麦堆去后惟君胜,荔子红时送客愁。
好句合教吾北面,生年长恨海东头。
如今别袂应须惜,一日能留便少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