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圣求》
《和圣求》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桃花人面共春风,人去桃花自笑红。

撩乱絮飞春物后,依稀云散梦魂中。

莺迁是处皆良友,蝶化知谁是主翁。

莫讶求仙杳无信,卖花人过小桥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èngqiú
sòng / wángyáng

táohuārénmiàngòngchūnfēngréntáohuāxiàohóng

liáoluànfēichūnhòuyúnsànmènghúnzhōng

yīngqiānshìchùjiēliángyǒudiéhuàzhīshuíshìzhǔwēng

qiúxiānyǎoxìnmàihuārénguòxiǎoqiáodōng

注释
桃花:春天盛开的花朵,象征美好和短暂。
人面:人的脸庞,这里可能暗指佳人。
莺迁:鸟类迁徙,比喻人事变迁。
蝶化:蝴蝶化为其他形态,象征生命的轮回。
翻译
桃花与人脸庞同映春风,人离去后桃花依旧独自嫣红。
纷飞的柳絮在春意阑珊之后,似梦似幻,飘散在云间。
黄莺迁徙,所到之处皆有好友相伴,蝴蝶化作谁的主人呢?
不必惊讶寻求仙踪杳无音信,卖花的人正走过东边的小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哲思。诗中的“桃花人面共春风,人去桃花自笑红”不仅写出了春天桃花盛开的情景,更通过桃花与人的关系,表达了一种生长、衰老的自然法则,以及生命无常的哲理。

"撩乱絮飞春物后,依稀云散梦魂中" 这两句诗,则是对春天情感的回忆和追寻。春天的繁华一去不复返,只留下了若有若无的记忆,就像梦境一样虚幻。

接下来的“莺迁是处皆良友,蝶化知谁是主翁”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对蜂与蝶、花之间关系的描述,暗示了生命中的相互依存和变换。

最后,“莫讶求仙杳无信,卖花人过小桥东”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人提醒我们不要盲目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而应珍惜眼前的美好。卖花人过小桥东,这个景象既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描绘,也隐喻着人生旅途中不断前行的过程。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和张中大·其一

天作长绡玉作图,恍然身世在冰壶。

岁期共饱如颁粟,瑞要均行胜得珠。

未办五湖扬短艇,且谋双鲤唤长须。

清朝不要培芝菌,正好称觞颂正符。

(0)

闲中即事

虫有鋋矛兽有戈,江中飞燕避淘河。

点红翡翠飞传锦,展翅鸬鹚卧晒蓑。

绝境芳菲时唤客,隔林机杼夜催梭。

平生约略闲忙境,到底闲中得较多。

(0)

与长老夜话出故人俞宋护书予至山之日俞书适至书中又相问讯感而赋诗二篇俞郊居婺源草堂蔬圃教子读书乡人重之闻近苦目疾殊可念·其一

三十年馀病作魔,相思长恨隔关河。

僧窗开读君书至,丈室分龛我暂过。

忆尔音容如会合,感怀踪迹念蹉跎。

两篇价有千金重,若比千金更不磨。

(0)

冻思嚼蕊嗅寒芳,隔月春非道路长。

作意开篱通野岸,等闲寻步到池塘。

(0)

偶同季文刑部访仲成秘校因韵

独自开门自看山,旋添花草满柴关。

不须竹院寻僧话,只访先生亦自闲。

(0)

以芋易酒于应求

岷田到死无饥苦,软饱三杯醒又饥。

我忍空肠谋换酒,为嫌惶恨没休时。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