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香慢》
《古香慢》全文
清 / 奕绘   形式: 词  词牌: 古香慢

宓妃甲鼎,皇父丁彝,千万年上。

饕餮雷回,绕腹朱殷碧朗。

宝器落人间,经多少、寒来暑往。

仅流传赖好事者,保伊款识无恙。

与缥缈、高峰同状。维以焚香,爱助清赏。

怪杀宣炉,声价沸腾时尚。

文火慢焚煎,且不许、轻烟荡漾。

一丸香,只供得、蠹香虫饷。

(0)
鉴赏

此诗《古香慢》由清代诗人奕绘所作,其内容描绘了对古器物之香的珍视与欣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物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首句“宓妃甲鼎,皇父丁彝”以古代传说中的神女宓妃与帝王之名引入,暗示了古器物的神圣与尊贵。接着“千万年上”则强调了这些器物的历史悠久,蕴含着千年的文化积淀。

“饕餮雷回,绕腹朱殷碧朗”两句,通过描述器物上的纹饰——饕餮(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雷纹,以及其色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同时,“绕腹朱殷碧朗”也暗示了器物表面的精美与光泽。

“宝器落人间,经多少、寒来暑往。仅流传赖好事者,保伊款识无恙。”这几句表达了对古器物命运的感慨,它们虽曾是皇家或神灵之物,但最终落入凡间,历经岁月的洗礼。只有那些热爱并懂得保护古物的人,才能使它们得以保存下来,不被遗忘。

“与缥缈、高峰同状。维以焚香,爱助清赏。”这里将古器物比作缥缈的山峰,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诗人提倡以焚香的方式亲近古物,通过香气的熏染,增加对古器物的欣赏与感悟。

“怪杀宣炉,声价沸腾时尚。文火慢焚煎,且不许、轻烟荡漾。”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对古器物的珍视态度。宣炉作为古代用于焚香的器具,其价值在时尚中不断攀升。诗人强调要用文火慢炖,不允许轻烟飘散,以保持古香的纯粹与珍贵。

“一丸香,只供得、蠹香虫饷。”最后,诗人以“一丸香”为媒介,寄托了对古器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事物易逝的感慨,希望这缕香能供养蠹香虫,寓意着对古物的永恒记忆与传承。

整体而言,《古香慢》不仅是一首对古器物的赞美诗,也是对传统文化、历史记忆的深情呼唤,体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

作者介绍

奕绘
朝代:清

(1799—1838)清宗室,荣亲王永琪孙,字子章,号幻园,又号太素道人。嘉庆间袭贝勒。好风雅,喜著述。有《明善堂集》。
猜你喜欢

相见欢·其二

桃源深闭春风。信难通。流水落花馀恨、几时穷。

水无定。花有尽。会相逢。可是人生长在、别离中。

(0)

南歌子.代张仲宗赋

碧落飞明镜,晴烟幂远山。扁舟夜下广陵滩。

照我白蘋红蓼、一杯残。初望同盘饮,如何两处看。

遥知香雾湿云鬟。凭暖琼楼十二、玉栏干。

(0)

挽月湖二首·其一

天胡夺我老先生,轩冕丛中玉雪清。

英石数拳归艇重,月湖千顷世缘轻。

云山买得无馀俸,句法流将不尽名。

头白贾生非不遇,所言向已略施行。

(0)

念奴娇

倚藤临水,照丰姿自笑,天然丘壑。

利鞅名缰成底事,空把此身缠缚。

李杜文章,良平事业,且束之高阁。

浩然归去,暮霞残照零落。

闻道西北埃尘,东南形胜,次第清河岳。

此等功名尘世事,与我初无关约。

十里松萝,一蓑烟雨,说甚扬州鹤。

倚栏长啸,玉轮飞上天角。

(0)

赠刘相士

班超未侯汉,谁识乌孙客。

韩信已王齐,谁知长乐厄。

彼亦非异术,忠谀分黑白。

直道世且违,彼亦何足责。

自古勋业人,把镜惟自索。

顾我洒落资,足可振翰翮。

如何汗马秋,英雄尚南谪。

祇应捻胎鬼,手段不合格。

古括子刘子,阅人几千百。

一见獐鼠质,便许正疆埸。

知子忠且谀,愚固未暇择。

万一符子言,亦可名简册。

它时双蹇驴,约子访黄石。

(0)

责逋·其一

索逋无术谒公门,岂谓公门反怆神。

令尹幸酬三百索,痴儿犹恋一千缗。

如今索手方知错,自此甘心莫怨贫。

不是恩波不旁洽,五穷无奈苦随人。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