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雪》
《对雪》全文
宋 / 施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怪得连阴不放晴,直教飞雪试轻盈。

风回冉冉霓裳舞,云暗纷纷鹤羽明。

大似梅花饶一出,薄于柳絮更多情。

披衣端为诗催起,吟得诗成分外清。

(0)
注释
怪得:感到奇怪,因为异常。
连阴:连续阴天。
霓裳舞:形容仙女般的飘逸舞姿。
鹤羽明:比喻白鹤在乌云中的清晰身影。
梅花饶一出:比喻罕见的美景。
柳絮更多情:形容柳絮轻柔且富有情感。
诗催起:诗歌激发了我的起床动力。
分外清:格外清新,指诗句意境特别清新。
翻译
奇怪的是连续多日阴雨不晴,仿佛在邀请飞雪来轻盈地舞蹈。
微风吹过,如同仙女的霓裳在飘动,乌云密布中,白鹤的羽毛显得格外明亮。
这景象就像梅花盛开,虽稍显突兀,却比柳絮更富有情感。
我披上衣服,只为诗歌的灵感所驱使,吟诵出的诗句分外清新。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对雪》,是宋代诗人施枢的作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雪景,展现出独特的韵味。首句“怪得连阴不放晴”表达了对连日阴雨后突然降雪的意外惊喜,接着“直教飞雪试轻盈”形象地写出雪花飘落的轻盈姿态。第三句“风回冉冉霓裳舞”运用比喻,将雪花在风中的飘动比作仙女的霓裳舞蹈,富有动态美。第四句“云暗纷纷鹤羽明”则通过对比,描绘出雪中云雾缭绕,如同白鹤羽毛般清晰可见的画面。

诗人进一步借雪喻物,说“大似梅花饶一出”,将雪与梅花相提并论,赞美其如梅花般清新脱俗,又“薄于柳絮更多情”,暗示雪的轻盈和深情。最后两句“披衣端为诗催起,吟得诗成分外清”,诗人因雪景而激发创作灵感,起身披衣作诗,所吟之诗因此更加清新脱俗,流露出诗人对雪景的深深喜爱和由衷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雅的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施枢
朝代:宋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周公礼殿

蜀侯作頖锦水湄,先圣先师同此室。

巍然夫子据此座,殿以周公名自昔。

圣人两两如一家,均是周人先后出。

想见东家中夜梦,犹与公孙同衮舄。

斯文授受乃关天,不为汉唐加损益。

我时来视俎豆事,重是汉人斤斧迹。

汉宫制度九天上,散落人间此其一。

多因丰屋起戎心,独此数椽绵岁历。

规模?嵲东鲁似,气象缥缈西岷敌。

竹松犹是斯干诗,风雨方知隆栋吉。

虽然汉献来至今,阅世已多驹过隙。

中间岂无鸟鼠虑,妙斲不知难辄易。

工师不揆乱如麻,敢向般门言匠石。

诗书譬彼尚阙文,后学如何补遗逸。

祖龙非意窃登床,蝌蚪有心来坏壁。

旧章仅在命如丝,谁勒吾诗胜丹漆。

(0)

木芙蓉

荣枯一气内,造化本自公。

春花与秋蒂,孰云有不同。

试看木芙蕖,雨露滋芳丛。

嫣然生百巧,秀色倾房栊。

婢子有不惬,偃蹇霜枝红。

溪柳疏其西,池荷亚其东。

等作一物看,曾是烦春工。

开阖寓至理,岁事号秋风。

惟有桃李场,感叹无言中。

(0)

沉黎四首·其二

蜀相披荒垒,唐人拓密林。

四川襟带重,六诏雾云深。

盐米成民业,珠犀作吏箴。

官閒无一事,闭閤念亲心。

(0)

扇子诗·其五十三

崭然头角翁家儿,儿会读书儿不痴。

桂树团栾五百丈,月边引手攀高枝。

(0)

扇子诗·其六十

秋蕊深红胜菊黄,拒霜却是最宜霜。

仲谋有子来江表,先与乔娘醉晚妆。

(0)

戏简秦处度

淮海秦夫子,相逢又十年。

好诗无漫与,爱酒不虚传。

夜寺云连榻,秋江月满船。

不知嵇叔夜,何得绝交篇。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