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涌光明藏,香生祇树林。
空中谁唱四阿含,鸟语泉声演出梵天音。
柏子无人相,桃花可众心。
赖公夫妇舍万金,结构万间佛刹压春岑。
塔涌光明藏,香生祇树林。
空中谁唱四阿含,鸟语泉声演出梵天音。
柏子无人相,桃花可众心。
赖公夫妇舍万金,结构万间佛刹压春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佛寺景象。首句“塔涌光明藏,香生祇树林”以塔和树林为背景,暗示了寺庙的神圣与静谧,光明与香气交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空中谁唱四阿含,鸟语泉声演出梵天音”一句,将自然界的鸟鸣与泉水声比作梵天之音,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宗教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佛法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柏子无人相,桃花可众心”则通过对比柏树的孤高与桃花的群芳争艳,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世俗的繁华,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追求。最后,“赖公夫妇舍万金,结构万间佛刹压春岑”表达了对建造寺庙的慷慨行为的敬仰,以及对这种行为所体现的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与美好,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向往。
大师神杰貌,五岳森禅房。
坚持日月珠,豁见沧江长。
随病拔诸苦,致身如法王。
阶庭药草遍,饭食天花香。
树色向高阁,昼阴横半墙。
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
行人惜寸景,系马暂留欢。
昨日辞小沛,何时到长安。
乡中饮酒礼,客里行路难。
清洛云鸿度,故关风日寒。
维将道可乐,不念身无官。
生事东山远,田园芳岁阑。
东归余谢病,西去子加餐。
宋伯非徒尔,明时正可干。
躬耕守贫贱,失计在林端。
宿昔奉颜色,惭无双玉盘。
别愁已万绪,离曲方三奏。
远宦一辞乡,南天异风候。
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
落日望寒涛,公门闭清昼。
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
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眠。
匡山茗树朝阳偏,暖萌如爪拿飞鸢。
枝枝膏露凝滴圆,参差失向兜罗锦。
倾筐短甑蒸新鲜,白纻眼细匀于研。
砖排古砌春苔乾,殷勤寄我清明前。
金槽无声飞碧烟,赤兽呵冰急铁喧。
林风夕和真珠泉,半匙清粉搅潺湲。
绿云轻绾湘娥鬟,尝来纵使重支枕,胡蝶寂寥空掩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