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大道,何必住深山。
混俗和光都看破,万千尘冗不相干。别有一般般。
马风子,闲里更寻闲。
见个木牛哮吼走,路逢石女笑痴顽。喝去入长安。
修大道,何必住深山。
混俗和光都看破,万千尘冗不相干。别有一般般。
马风子,闲里更寻闲。
见个木牛哮吼走,路逢石女笑痴顽。喝去入长安。
这首诗是元代马钰的《望蓬莱》,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理念。首句"修大道,何必住深山",表明修道之人并不拘泥于外在环境,重要的是内心的修炼。"混俗和光都看破,万千尘冗不相干",表达了诗人看透世俗纷扰,对繁琐事务无动于衷的态度,强调内心的清净。
下两句"别有一般般",暗示了诗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生活方式。"马风子,闲里更寻闲",以"马风子"自比,表示即使在闲暇时,也在寻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见个木牛哮吼走,路逢石女笑痴顽",通过奇特的意象,描绘出诗人眼中超然物外的场景,木牛象征勤劳,石女则可能象征顽固的世俗观念,诗人笑其痴顽,反映出他对这些的超越。
最后两句"喝去入长安",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遁入理想世界的画面,"长安"在此处可能象征着精神的归宿或理想的实现。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追求道家无为而治、超脱尘世的理想境界。
骏缰络卑枝,荼垒巢上干。
天鸡立高颠,用口作昏旦。
蠕蠕群动间,机息肯汗涣。
开华与结实,纳甲刚百换。
累累缀星曜,终海枯石烂。
狡儿饥欲偷,耄王空扼腕。
堂前忽见之,眼眩杂花乱。
遂疑渝之源,脉与昆崙贯。
借君报主身,白日生羽翰。
飞归拜堂下,修爵进无算。
更祈三青鸟,母徒邈云汉。
常立堂东西,如立王母畔。
孔不饮盗吴饮贪,饮狂国人狂正酣。
沁寒漱齿齿锋利,公以濯足吾不谙。
岂遭十日烁下土,躯壳焦缩皮毛燂。
因思层冰赤脚踏,冰山多险不可探。
牛蹄濙濙可在眼,一冷著骨毛毵毵。
夜眠如腊绝垢腻,只此可寄僧伽龛。
沧浪渔父怨肿湿,妙道肯向庸庸谈。
山头一片石,石畔几株树。
下有幽居人,结庐与同住。
木石不解语,亦复何所知。
相看两不厌,终岁还自怡。
石吾甚爱之,千古无缁磷。
木有岁寒心,冰霜见苍润。
二物岂吾徒,对之德堪进。
方今构明堂,傍求柱础材。
夫君久居此,乃独胡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