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县南山下寺,三十二峰罗列奇。
最爱紫烟生石鼎,绝怜青嶂削灵芝。
哨崖哀壑还人世,古往今来自鬓丝。
巳遣野场维玉骑,合留岩月照金卮。
弋阳县南山下寺,三十二峰罗列奇。
最爱紫烟生石鼎,绝怜青嶂削灵芝。
哨崖哀壑还人世,古往今来自鬓丝。
巳遣野场维玉骑,合留岩月照金卮。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龟峰寺》描绘了一幅南山下寺庙的壮丽景象。首句"弋阳县南山下寺"点明了地点,接着"三十二峰罗列奇"展现了山峰的密集而奇特,如同精心排列的艺术品。"最爱紫烟生石鼎"描绘了寺庙中升起的紫色香烟缭绕在石鼎之上,增添了神秘与宁静的氛围。
"绝怜青嶂削灵芝"进一步刻画了山势陡峭如刀削,仿佛是灵芝仙草生长的绝佳之地,富有诗意。"哨崖哀壑还人世"表达了山间的深邃与历史感,暗示着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古往今来自鬓丝"则借个人的白发感慨岁月的流逝。
最后两句"巳遣野场维玉骑,合留岩月照金卮"以瑰丽的想象收尾,意为让洁白的马匹在野外驻足,让皎洁的月光洒在金杯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寺庙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人文情怀。
遍大海味,具于一滴。尽法界身,足于纤埃。
伫思则灯王之座不能入毗耶之室,敛念则弥勒之门弹指即开。
惟我鼻祖,释迦和尚。初出雪山,即示此像。
以百千亿微尘数身,九十七大人之相。
顿入毫端三昧,而幻此一幅之上。
垂手跣足,顶螺颔丝。超然静深,出三界痴。
如浩荡春寄于纤枝,如清凉月印于盆池。
镂冰琢雪,我作赞词。关空锁梦夫,子其牢蓄之。
平生迈往气,酝造次公狂。
才高簿书缚,貌和无叹伤。
君看此风味,自是万夫望。
利害方焚如,唾笑皆清凉。
颍皋旧庐在,顷稻连亩桑。
时以笏拄颊,阻隔如涧冈。
少陵功名念,看镜毛发苍。
长哦和秋雨,旁林更闻螀。
人生行乐耳,万事付一觞。
淮南谪天厨,大言忘巽床。
吾侪本疏拙,阅世忘否臧。
愿言置此喙,无咎持括囊。
桂贤供火浴,龟虚得刳肠。
一蓑烟雨蜗两角,我耕南亩君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