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黄嗣深使君二首·其二》
《寄黄嗣深使君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身世浮云偶尚存,白衣苍狗与谁论。

梦中不记金门宿,醉里曾看玉海翻。

尚有惊魂缠瘴雾,已甘华发老江滨。

枯荄欲藉阳和暖,催发新来雨露恩。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寄黄嗣深使君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身世浮云偶尚存”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幻,如同浮云般难以捉摸。接着,“白衣苍狗与谁论”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人生如梦的感慨,暗示了世事的复杂与不易理解。

“梦中不记金门宿,醉里曾看玉海翻”两句,运用梦境与醉酒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反思。金门宿可能象征着功名利禄,而玉海翻则可能寓意着繁华与变迁。这两句通过梦境与醉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成就的追忆,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尚有惊魂缠瘴雾,已甘华发老江滨”则是对当前境遇的描述。诗人似乎在说,尽管生活充满挑战与困扰(“惊魂缠瘴雾”),但已能坦然接受岁月的洗礼,甘愿在江边老去(“已甘华发老江滨”)。这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淡泊。

最后,“枯荄欲藉阳和暖,催发新来雨露恩”两句,以植物生长为喻,表达了对新生与希望的期待。枯萎的根茎渴望温暖的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以期焕发新生。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寄托,也暗含了对社会、时代进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常宁刘百户园林·其二

少壮从戎事,归休遂野情。

鹖冠时自著,龙剑夜犹鸣。

竹下思羊仲,瓜前感邵平。

知君纵幽赏,心已薄浮名。

(0)

送宣使趋省

百里栖迟别驾才,好风飞下鹤书催。

扁舟扬子江头去,两雁禦儿溪上来。

驿路相望秋月照,邦人专待使星回。

临岐不作阳关想,聊写心期付酒杯。

(0)

赴浙东

涉水是东州,江南记旧游。

中年偏苦别,薄宦欲何求?

岸北雪仍在,岭头云未收。

阴晴元不定,且泛剡溪舟。

(0)

筚篥乐为西瑛公子

雄雷怨别雌雷老,云海镘沙地无草。

□尘不受紫檀风,三寸芦中元气巧。

微声辚辚喘不栖,魑魅梦哭猩猩饥。

壮声九漏雪如铁,酥灯燄冷春风灭。

神妻夜传髑髅杯,倒解昆仑饮腥血。

紫台云散月荒凉,归路人稀腔更长。

(0)

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三首·其二

地静莓苔合,心閒落叶深。

炎方秋尚暑,水国昼多阴。

寓意时观画,怡情偶听琴。

起予赖诗友,为尔动微吟。

(0)

谩成四十二首·其九

北风小雨戒新寒,隔水枫林叶已丹。

莫道閒门知己少,白鸥飞去又飞还。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