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食丈人粟,又饱丈人刍。
今日相偿了,永离三恶途。
既食丈人粟,又饱丈人刍。
今日相偿了,永离三恶途。
这首古诗简洁而富有深意。"既食丈人粟, 又饱丈人刍"表达了诗人对他人的恩惠与帮助的感激之情,"粟"和"刍"都是指粮食,意味着在困难时刻得到别人的接济。"今日相偿了"则透露出一种偿还的完成感,即通过某种方式报答了这份恩情。
最后一句"永离三恶途"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邪恶之路,追求正直与善良的心愿。在这里,“三恶”指的是古代佛教中所说的“贪欲、嗔恚、愚痴”,即贪婪、愤怒和愚蠢。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不再走上这些导致个人堕落的道路。
整首诗体现了感恩、回报与追求道德高尚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净土的情怀。
后得智生功德聚,大悲留演润禽鱼。
贯花虽自科千品,标月还归理一如。
过量劫应期广布,刹那心合未忘书。
四衢道内抛红焰,五欲波中绽白蕖。
排斥众魔登寿域,引携诸子上安车。
义天星象荧荧也,辞海波澜浩浩欤。
违背此恩难拯拔,遭逢末世岂踌躇。
闻来半偈须相敩,惜去全身莫共居。
飞辩恨曾亏激问,颐幽欣且免长嘘。
生生顶奉辉心镜,廓照尘劳信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