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屋方将同扣角,渔矶亦拟共披蓑。
即今耆旧多凋谢,从古文章要琢磨。
一老少曾闻正始,六人五已相元和。
白头赖有溪翁伴,颇怪高轩不我过。
牛屋方将同扣角,渔矶亦拟共披蓑。
即今耆旧多凋谢,从古文章要琢磨。
一老少曾闻正始,六人五已相元和。
白头赖有溪翁伴,颇怪高轩不我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自然风光中的独特体验和情感流露。首句“牛屋方将同扣角,渔矶亦拟共披蓑”通过对比牛只和鱼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单生活方式的赞美。
其次,“即今耆旧多凋谢,从古文章要琢磨”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与珍视,以及对文学作品精雕细琢的追求。这里的“耆旧”指的是年迈之人,他们的智慧和经历如同凋谢的花朵,需要被后人所铭记。
接着,“一老少曾闻正始,六人五已相元和”则是诗人回忆古代盛世,例如三国时期的“正始”年间,以及唐朝初年的“六人五已”之美好时光。这里通过历史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文化繁荣时期的怀念。
最后,“白头赖有溪翁伴,颇怪高轩不我过”显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在年迈之际,能够拥有知己相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而“颇怪高轩不我过”则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即使是权贵如高轩,也无法干涉到自己的生活。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历史文化和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于简单而平静生活的向往。
鹃魄长愁。几惊涛溯夕,梦雨飘秋。
旧香囊麝散,蜕迹碗鱼留。三山依约有青邱。
但丛干环花宫翠浮。江南好,似月下、佩环归又。
回首。真负负。山枕药炉,合教郎消受。
寄臆微波,导踪灵峤,终算玉人情厚。
痴念重泉卜他生,寸丝难断冰心藕。
霜宵寒、步楸阴,袜凤知否。
儒邪禅邪,波澜莫二。绝涧断潢,孰知其意。
我尝问之,石农之隈。笑而不答,彼何人哉。
云中一鹤,摆落华芬。浩然天放,置丘壑中。
儒邪禅邪,糟粕已夫。吾师丈人,田水可娱。
水流花开,水穷云起。于传有之,知者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