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垂令名,千载不偶然。
先生固尚志,光武亦下贤。
斯人化去久,惟有丘陇存。
髑髅已成泥,清风播椒兰。
先生汉之龙,当与造化旋。
胡为抱明珠,终身堕深渊。
云台空自高,视之若轻烟。
归耕富春山,高卧无迍邅。
服我羔羊裘,还君鵔鸃冠。
脱去金笼头,不受牧者鞭。
滩水清见石,客星长在天。
君臣垂令名,千载不偶然。
先生固尚志,光武亦下贤。
斯人化去久,惟有丘陇存。
髑髅已成泥,清风播椒兰。
先生汉之龙,当与造化旋。
胡为抱明珠,终身堕深渊。
云台空自高,视之若轻烟。
归耕富春山,高卧无迍邅。
服我羔羊裘,还君鵔鸃冠。
脱去金笼头,不受牧者鞭。
滩水清见石,客星长在天。
这首明代诗人戴冠的《和唐愚士会稽怀古诗三首(其二)严子陵墓次韵》以严子陵的典故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诗中首先赞扬了严子陵与光武帝之间的君臣佳话,称其为千载难逢的贤臣。接着,诗人感叹严子陵虽然离世已久,但其精神犹在,如丘陇般永存,清风中仍能传播他的美德。
诗人将严子陵比作汉代的龙,暗示其非凡才智,然而却选择归隐富春山,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与明珠投暗的境遇形成对比。他拒绝了世俗的荣华,宁愿过上自然恬淡的日子,如云台虽高,但在他眼中只是过眼云烟。最后,诗人以严子陵的形象结束,描绘他穿着羊裘,摘下华丽的鵔鸃冠,摆脱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山水之间。
整首诗通过严子陵的故事,寄寓了对超凡人格的敬仰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传统士大夫价值观的反思和对个性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