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清无寐,秋虫响易哀。
庭除纷叶下,树杪自风回。
戎马连城发,乡书隔岁裁。
路难归未得,颇觉壮心摧。
夜雨清无寐,秋虫响易哀。
庭除纷叶下,树杪自风回。
戎马连城发,乡书隔岁裁。
路难归未得,颇觉壮心摧。
这首明代诗人王九思的《夜雨》描绘了一幅秋夜雨景和诗人内心情感的画面。首句“夜雨清无寐”写出了夜晚雨声的清晰与寂静,使得诗人难以入眠,透露出一种孤寂的情绪。接着,“秋虫响易哀”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凉,秋虫的鸣叫在雨声中显得尤为悲凉。
“庭除纷叶下”描绘了落叶纷飞的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也暗含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而“树杪自风回”则通过风吹树叶的声音,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和对外界环境的敏感。
后两句“戎马连城发,乡书隔岁裁”揭示了诗人身处战乱之中,与故乡音信隔绝的现实,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挂念,以及壮志未酬的无奈感。“路难归未得”直接表达了诗人无法回家的困境,而“颇觉壮心摧”则流露出他因壮志受挫而感到的沮丧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雨景,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感慨,展现了明朝文人墨客在乱世中的内心世界。
踏青过中野,秧叶时复齐。
农父秉犁锄,各自向田畦。
晨出事东作,日夕未遑栖。
荒村烟火迟,过午始蒸藜。
馌饷鲜及时,风雨复凄迷。
一农为我言,妻孥向人啼。
上山忧豺虎,入水畏鲸鲵。
盗贼纵横行,诛求彻骨皮。
不见石壕吏,闻之空酸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