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树生昼凉,浓阴扑空翠。
孤舟唤野渡,村疃入幽邃。
高轩俯清流,一犬隔花吠。
童子立门墙,问我向何处?
主人闻故旧,出迎时倒屣。
惊迓叙间阔,屈指越寒暑。
殷勤为延款,偶尔得良会。
春盘擘紫虾,冰鲤斫银鲙。
荷梗白玉香,荇菜青丝脆。
腊酒击泥封,罗列总新味。
移席临湖滨,对此有佳趣。
流连送深杯,宾主共忘醉。
清风岸乌纱,长揖谢君去。
世事如浮云,东西渺烟水。
堤树生昼凉,浓阴扑空翠。
孤舟唤野渡,村疃入幽邃。
高轩俯清流,一犬隔花吠。
童子立门墙,问我向何处?
主人闻故旧,出迎时倒屣。
惊迓叙间阔,屈指越寒暑。
殷勤为延款,偶尔得良会。
春盘擘紫虾,冰鲤斫银鲙。
荷梗白玉香,荇菜青丝脆。
腊酒击泥封,罗列总新味。
移席临湖滨,对此有佳趣。
流连送深杯,宾主共忘醉。
清风岸乌纱,长揖谢君去。
世事如浮云,东西渺烟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訪友的生动画面,诗人唐彦谦以其精湛的笔法,将一个炎热夏日里寻访旧友的情景栩栩如生地展现于读者眼前。
"堤树生昼凉,浓阴扑空翠。" 这两句诗开篇便营造出一个阴凉宜人的环境氛围,堤上树木在炎热的夏日里提供了一片清凉,浓密的树荫几乎要覆盖整个天空,形成一片翠绿色的天幕。
"孤舟唤野渡,村疃入幽邃。" 接下来的两句诗则描绘了诗人寻访朋友时所经过的道路情景。孤独的小船在河上呼叫着过往的野渡,村落和田野都被深远的山谷所环抱,给人一种寂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高轩俯清流,一犬隔花吠。" 这里的“高轩”指的是高车或马车,诗人通过这一细节表现了他到达目的地后的景象。一条清澈的小溪在脚下缓缓流过,而一只小狗则隔着花丛向诗人叫唤。
"童子立门墙,问我向何处?主人闻故旧,出迎时倒屣。" 童子的询问和主人的欢迎展现了乡间的淳朴与对远来的客人的热情接待。主人得知来访者是老朋友,急忙迎接,甚至忘记了穿鞋,直接光脚或穿着草履出来。
诗的下半部分则更多地描写了聚会时的情景和感受,如美食、饮酒以及对往日情谊的珍视等。"春盘擘紫虾,冰鲤斫银鲙。" 这里通过对美味佳肴的形容,展示了乡间宴席上的丰盛和欢乐。
"荷梗白玉香,荇菜青丝脆。" 荷花的花梗散发出白玉般的清香,而水边的荇菜则因其脆嫩而被细致地描绘。这两句诗不仅形容了美食,也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描写,增添了一份诗意。
"腊酒击泥封,罗列总新味。" 腊月酿制的老酒被打开,各种佳肴被一一罗列,每一种都带有新的风味。
"移席临湖滨,对此有佳趣。流连送深杯,宾主共忘醉。" 聚会中诗人和朋友们将座位挪移到湖边,与自然亲密接触,从而产生了更高的兴致。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下,一轮又一轮地举杯畅饮,直至宾主皆忘却醉意。
"清风岸乌纱,长揖谢君去。世事如浮云,东西渺烟水。" 最后几句诗则表达了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感慨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悟。在清凉的风中,湖岸边的乌鸦飞翔,诗人向友人长揖告别,而对世间万象的看淡则如同浮动的云朵和渺茫的烟水一般。
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寻访旧友过程中的景物、味觉、情感等多方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他对自然美好生态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