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幽隐处,白首性情閒。
鹤起开松径,风归闭竹关。
道书堆几上,耕耒挂床间。
坐悟忘言理,令人不解还。
清溪幽隐处,白首性情閒。
鹤起开松径,风归闭竹关。
道书堆几上,耕耒挂床间。
坐悟忘言理,令人不解还。
这首明代诗人陈束的《过武溪杨隐君草堂》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隐逸的画面。首句“清溪幽隐处”展现了草堂坐落在一条清澈溪流旁,环境清幽深邃。次句“白首性情閒”则点出主人年事已高,但心境淡泊,生活悠闲自在。
“鹤起开松径”写的是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鹤儿飞起时,他打开松木小径,显示出其人与自然的亲近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风归闭竹关”进一步描绘了草堂的宁静,微风吹过,主人轻轻关闭竹制的门扉,仿佛与世隔绝。
“道书堆几上,耕耒挂床间”描绘了主人的生活状态,几案上堆满了道家典籍,床边挂着农具,体现了他对道学的研习和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士风范。
最后两句“坐悟忘言理,令人不解还”表达了主人在静坐中领悟到的无言之理,这种深邃的哲理让来访者感到难以言表,只能默默体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隐士形象,富有禅意和哲思。
冶城东角春云湿,翁离筑室蕙兰葺。
天付君家一斗才,藐姑仙人遗世立。
零陵化碧内史亡,江花江草罢摭拾。
叠山皋羽有奇作,崖山变后空于邑。
往事都成优钵昙,至今寥寂春江潭。
世间万物各有主,此斗仍须归冶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