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座上太荒唐,说法还将结习防。
君是当时大弟子,散花兜取一身香。
维摩座上太荒唐,说法还将结习防。
君是当时大弟子,散花兜取一身香。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手法,描绘了一位名为虚生的僧人,试图利用佛法吸引善男女成为报馆访员的情景。通过“维摩座上太荒唐”一句,诗人巧妙地将虚生的行为与佛教高僧维摩诘的智慧相对比,暗示虚生的举动显得有些滑稽和不切实际。接着,“说法还将结习防”则揭示了虚生在传教时,不仅需要防止自己的习气影响,还要警惕他人可能带有的世俗观念,体现了传道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君是当时大弟子”,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虚生比作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强调虚生在佛法上的修为和地位,同时也暗含对虚生行为的一种讽刺。最后,“散花兜取一身香”运用了佛教中常用的比喻,意指虚生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如散发花朵)来吸引信徒,但结果却可能适得其反,反而让人感到滑稽可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虚生行为的描绘和讽刺,既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修行和传教的理解,也反映了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和幽默感。
徵辟一变尚口舌,棘院抡才取合格。
一声平地起雷音,登榜居然奇脚色。
十年窗下弄羊毛,暗中福命阴司操。
脱却蓝衫换紫袍,功名赚老几多豪。
上掌文衡为笼络,人心向之如转轴。
五百馀年积弊深,前明遗制今流毒。
童子自大称天王,秀才往往闹科场。
迎合文字固龌龊,激昂史论亦荒唐。
科学发达科举废,学堂作为出身地。
险恶风潮日夜生,新进浮嚣非国器。
谁为君王画此谋,半途不是好收头。
百万士子吞声哭,珠沈海底无人搜。
暮四朝三莽号召,戏弄猢狲入圈套。
钓钓无饵要求鱼,那有神鱼肯上钩。
何处难忘酒。问双丸、玉轮飞碾,有时停否。
放眼千秋苍茫里,几见星移珠斗。
经多少、初三下九。
皓质临空浑似昔,把仙蟾、付与吴刚守。
耽清景、莫搔首。鱼鳞瞥见晴云走。
且消闲、歌呼达旦,一杯擎手。
历落嵚崎人间世,最是高名难受。
有几许、葫卢掩口。
是法不妨平等看,任羯肌、妍好鸠盘丑。
看花影、过窗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