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禅榻似维摩,荒径烦君结驷过。
丹乏九还淹病骨,谈高七发起沉疴。
醉乡天地杯中阔,胜景烟霞画里多。
借问青林饶水石,何如小院静垂萝。
萧条禅榻似维摩,荒径烦君结驷过。
丹乏九还淹病骨,谈高七发起沉疴。
醉乡天地杯中阔,胜景烟霞画里多。
借问青林饶水石,何如小院静垂萝。
此诗描绘了冬日里的一次雅集,诗人邓云霄在卧病之际,迎来了好友朱惟四、周、陈、李三君的来访。诗中以“萧条禅榻似维摩”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寂的氛围,禅榻如同维摩诘般简朴,荒径上朋友的到来,让这份孤寂中添了几分热闹。
“丹乏九还淹病骨”,诗人以“丹”象征养生之道,但因病未能实践,身体虚弱。“谈高七发起沉疴”,通过与友人的高谈阔论,仿佛能驱散心中的病痛,恢复精神。
“醉乡天地杯中阔,胜景烟霞画里多”,诗人将酒后的世界比作广阔的天地,胜景如烟霞般美丽,尽收眼底。这不仅是对饮酒之乐的赞美,也是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向往。
最后,“借问青林饶水石,何如小院静垂萝”,诗人询问友人,那片青葱的树林和水石是否比自己小院中的垂萝更为动人。这既是对友人口中所描述的家园美景的向往,也表达了对当下环境的满足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雅集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温暖、自然的美丽以及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追求。
东窗日白林鸦号,居士偃卧三间茅。
有如瘦马嘶寒郊,忽惊撼屋风萧梢。
波涛万顷翻檐坳,南箕簸扬不遗力。
荒园草木遭戕贼,起视槐柳余空株。
竹枝摧折救不得,就中芳菊可痛惜。
篱边狼籍无颜色,黄花惨淡叶深黑。
直疑风伯心似铁,粗豪不惜风景裂。
秋深暂知阴用事,姑缓数日亦佳绝。
菊本后凋乃先萎,含情欲诉无由彻。
我为移植盆盎间,手汲新泉洗冻颜。
置之案侧傍砚山,呜呼菊兮托根幸在幽人屋,一任户外狂飙三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