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
千点湘妃枝上泪,一声杜宇水边魂。
遥怜鸿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贼负恩。
粉堞女墙都已尽,恍如陶侃梦天门。
茫茫汝水抱城根,野色偷春入烧痕。
千点湘妃枝上泪,一声杜宇水边魂。
遥怜鸿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贼负恩。
粉堞女墙都已尽,恍如陶侃梦天门。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的《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其一)》。诗人以汝水环绕城郭为背景,描绘了春天悄然来临的情景,尽管野火烧过的痕迹犹在,但绿色的生命力仍透过枝头的嫩叶展现出来。"千点湘妃枝上泪"运用比喻,将泪水比作湘妃竹上的斑点,形象地表达了哀伤与思念之情;"一声杜宇水边魂"则借杜鹃鸟的悲鸣,勾起人们对故去者的怀念。
接下来,诗人遥想历史中的鸿隙陂和元和年间负恩之事,感叹世事变迁,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的感慨。最后,诗人提及城墙残破,只剩女墙,仿佛回到了陶侃梦中天门的景象,寓含了对往昔荣光的追忆以及对城市变迁的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历史典故的引用,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君不见会稽太守第五伦,罢官潜去逃吏民。
不知当时何所畏,乘船夜渡曹娥津。
只缘惠爱入人髓,攀车叩马千万群。
使君若不行诡道,爱河浩渺难抽身。
旧闻吴兴解郡绶,归路南指朝天京。
尔来史项后先去,云何却出东城闉。
横山伺候不知数,携壶挈榼相邀迎。
使君自揣非寿我,西子不洁将污人。
水军二百耀南路,三更一舸临湖门。
会稽吴兴迹相似,谁知爱恶殊其情。
畏匡戒薛圣贤有,岂比汝曹祇自焚。
嗟哉后人亦监此,慎忽继踵成三人。
从今要辨守贤否,只观去路东南分。
老李天中仙,一念人间世。
簪裳四十秋,不取公卿位。
星斗烂文章,日月悬忠义。
缘断还帝乡,飘飘若蝉蜕。
玉骨瘗高丘,乃其所卜地。
山川暨草木,拱揖浮苍翠。
向来峰之巅,勃郁蟠紫气。
神物常护持,景色多秀异。
郎君久慕道,泥滓唾声利。
石洞琢青苔,万古开天秘。
非关痼烟霞,稍欲远朝市。
要栖老仙灵,以奉香火事。
不知骑鲸去,尘宇宁俯视。
洞兮既清幽,且尽人子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