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尽方花,诗来引梦,露华霏雨。
怀人半枕,杨柳风前张绪。
响谯楼一更两更,杜鹃啼遍相思苦。
望邛山西角,两三星点,算君来路。迟暮。愁乡住。
念锦绣成都,托身无所。东城向晚,新鬼多于人数。
扫山中茅屋半间,小禾四月天未暑。
到荣州,一醉红香,笑作榴花主。
灯尽方花,诗来引梦,露华霏雨。
怀人半枕,杨柳风前张绪。
响谯楼一更两更,杜鹃啼遍相思苦。
望邛山西角,两三星点,算君来路。迟暮。愁乡住。
念锦绣成都,托身无所。东城向晚,新鬼多于人数。
扫山中茅屋半间,小禾四月天未暑。
到荣州,一醉红香,笑作榴花主。
这首词以“灯尽方花,诗来引梦”起笔,描绘了一幅深夜读书、思绪飘渺的画面,灯油将尽,花瓣才显现出来,诗人借诗寄托梦境,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期待。接下来,“露华霏雨”渲染了清冷的夜色,烘托出怀人之情。“怀人半枕,杨柳风前张绪”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在春风中的无尽愁绪。
“响谯楼一更两更,杜鹃啼遍相思苦”通过谯楼的更声和杜鹃的啼叫,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苦和相思之深。词人遥望远方的邛山,只见寥落星辰,暗示着所期待的人旅途遥远。“迟暮”二字流露出时光流逝、岁月沧桑的感慨。
下半部分,“愁乡住”直接道出了词人对故乡的忧虑和无奈,身处异地,感到无所依托。“念锦绣成都,托身无所”表达了对繁华成都的怀念和自己漂泊无依的境遇。“新鬼多于人数”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揭示了战乱或社会动荡带来的悲凉景象。
结尾处,词人设想在荣州的归宿,希望能借酒浇愁,以“一醉红香,笑作榴花主”表达对未来的暂时解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