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
浮舟出郡郭,别酒寄江涛。
良会不复久,此生何太劳。
穷愁但有骨,群盗尚如毛。
吾舅惜分手,使君寒赠袍。
沙头暮黄鸪,失侣自哀号。
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
浮舟出郡郭,别酒寄江涛。
良会不复久,此生何太劳。
穷愁但有骨,群盗尚如毛。
吾舅惜分手,使君寒赠袍。
沙头暮黄鸪,失侣自哀号。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朝创作的,名为《王阆州筵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万壑树声满,千崖秋气高。" 这两句描写了秋天山谷中的萧萧落叶声,以及四处弥漫的清凉秋意。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情怀。
"浮舟出郡郭,别酒寄江涛。" 这两句表明诗人乘船离开家乡,在告别之际,借助酒水抒发离愁。这里的“江涛”指的是流动的河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传递。
"良会不复久,此生何太劳。" 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苦短、劳碌无果的深刻感悟。
"穷愁但有骨,群盗尚如毛。"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外界的动荡不安。“穷愁”指的是贫困带来的忧虑,“骨”象征坚韧不拔;“群盗”指的是社会上的混乱与危险,而“毛”则形容它们无处不在、难以根除。
"吾舅惜分手,使君寒赠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以及收到了别人送来的衣物时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吾舅”是指尊敬的长辈,“惜分手”表示不舍得离别。
"沙头暮黄鸪,失侣自哀号。" 最后两句描绘了黄昏时分,沙洲上的鸬鹆(一种水鸟)的叫声,以及诗人因为丢失伴侣而发出悲伤的呼唤。这既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也是诗人内心孤独与哀伤的情感抒发。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秋色、流水别离、内心忧虑和对亲情的思念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