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饯郑浮丘赴召天京二首·其二》
《奉饯郑浮丘赴召天京二首·其二》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黄叶山中把酒杯,行人西上凤凰台。

关河马色迎寒度,江郭鸿声带晓催。

三礼才名天下少,九重丹诏日边来。

悬知此别云泥隔,拟欲弹冠愧不才。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奉饯郑浮丘赴召天京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图景。首句“黄叶山中把酒杯”,以黄叶满山的深秋景色为背景,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同时借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次句“行人西上凤凰台”,点明友人郑浮丘登程西去,前往天京(南京),凤凰台象征着高远的仕途。

第三句“关河马色迎寒度”,通过描绘关河的壮丽景色和马匹在寒冷中疾驰,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豪迈。第四句“江郭鸿声带晓催”,进一步以清晨江边的鸿雁鸣叫,暗示时光匆匆,催促友人启程。

第五、六句“三礼才名天下少,九重丹诏日边来”,高度赞扬了郑浮丘的才华横溢和朝廷的重视,表达了对他的羡慕和祝福。最后两句“悬知此别云泥隔,拟欲弹冠愧不才”,预感此次分别后,双方将如云泥之隔,诗人自谦无才,表达了对自身未能追随的遗憾和对友人的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伤感,又有对友人才华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自省,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一

南澳海上山,缥缈隔烟雾。

凄凉陆丞相,中有衣冠墓。

我昔舟过之,苍郁见宰树。

韩山拜公祠,正笏俨相度。

想见海中魂,哀痛失玉步。

东皋访遗裔,堂宇已非故。

斯祠亦就荒,俎豆日不具。

罔两尔何知,英灵尚呵护。

(0)

哭内子谢氏端·其八

我自分家来,岁入仅千斛。

下比中人产,生计未窘蹙。

汝又善持家,凡百从俭朴。

基业不增旧,坐我爱挥霍。

三年飓与涝,加以新卜筑。

遂割龟阴田,补疮自剜肉。

汝病半因此,郁郁日瘦削。

罪过我自知,在汝无怨讟。

(0)

次韵酬苏朗晨

风马驾云车,群仙聚一家。

鹭鸥盟物外,珠玉走天涯。

酒国莲为炬,诗城柳作衙。

苏耽善调笑,笑我醉吟花。

(0)

次和谢雪渔

来程独后去程先,忙里偷閒约践前。

笔墨劳人殊草草,莺花留客自涓涓。

分流易作东西水,合曲须和燥湿弦。

归语瀛洲众仙侣,明年羽驾会中天。

(0)

籁轩次秋日偶成韵寄怀二首如数奉答·其二

愔愔独处谢群游,楚客情多易感秋。

远道有怀空采菊,乱山无处不遮楼。

磨人笔墨何时了?过眼风光只梦留。

瑶瑟为君弹换调,安心随遇且自由。

(0)

咏菊·其二

迎风软舞试腰围,瘦极偏宜金缕衣。

怪底三郎爱秾艳,沉香空赏牡丹肥。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