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从丱岁,解论造玄门。
不惜挥谈柄,谁能听至言。
中时山果熟,后夏竹阴繁。
此去逢何日,峨嵋晓复昏。
出家从丱岁,解论造玄门。
不惜挥谈柄,谁能听至言。
中时山果熟,后夏竹阴繁。
此去逢何日,峨嵋晓复昏。
诗人以出家的修行为主题,自述从幼年时便踏上了佛道。"解论造玄门"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入研究和探讨,而"不惜挥谈柄"则显示了他在分享和传播这些智慧时的慷慨与热忱。然而,真正能听懂其深义的人却寥若晨露。
接着,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描绘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中时山果熟"和"后夏竹阴繁"分别指代了秋天果实成熟以及夏末竹叶茂盛的景色,这些细腻的描述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反映出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此去逢何日,峨嵋晓复昏"表达了对未来某一天重访名山(峨嵋)时光阴霭霭、晨昏交替的期待与向往。整首诗通过修行者的视角,展现了时间流逝、自然变迁以及个人生命旅程中的沉思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