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其一》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十万长松五百年,今其馀几亦堪怜。

霓旌恍惚刚风外,蕊殿崔嵬劫火前。

题墨八分吾独识,藏丹九转后谁传。

山中是事皆非昔,惟见新坟挂纸钱。

(0)
注释
十万:形容数量极多。
长松:高大的松树。
五百年:极长的时间。
馀几:剩余的很少。
堪怜:值得怜悯。
霓旌:华丽的车旗。
恍惚:模糊不清。
刚风:强劲的风。
蕊殿:宫中供奉神佛的殿堂。
崔嵬:高大巍峨。
劫火:战争或灾难中的大火。
题墨:题写在墨上的字。
八分:书法的一种风格。
识:识别。
藏丹:炼制丹药。
九转:道教修炼过程中的九次变化。
谁传:谁来传承。
山中是事:山中的这些事情。
非昔:与过去不同。
新坟:新建的坟墓。
挂纸钱:传统习俗,给亡者烧纸钱以示哀思。
翻译
十万棵长松历经五百年,如今剩下的也让人感到可怜。
华丽的霓裳在强风之外显得模糊,宏伟的宫殿在战火之前已受摧残。
我独自能识别那题写在墨上的八分字迹,但九转丹药的秘法之后又有谁能传承呢?
山中的事物已非昔日模样,只见新坟上挂着白色的纸钱。
鉴赏

这首诗是方回的《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其一》,创作于宋末元初。方回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画面。

“十万长松五百年,今其馀几亦堪怜。”这两句诗表现了对古老松树的赞美与哀伤。长松历经数百年风霜,见证了无数岁月的变迁,如今剩下的只是一些残留,令人不禁感慨。

“霓旌恍惚刚风外,蕊殿崔嵬劫火前。”这里诗人描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霓旌指的是古代用来装饰宫殿或庙宇的丝织物品,这里形容它们在风中飘扬,带着一丝恍惚之感。而蕊殿则是道观中的建筑,它们或高或低,像是经历了火劫后的遗迹。

“题墨八分吾独识,藏丹九转后谁传。”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书法和内丹术的独到理解。题墨八分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书法风格,而藏丹九转则是道教修炼之法,寓意深远。

“山中是事皆非昔,惟见新坟挂纸钱。”诗人在山中所见的景象,都与往日大不相同。唯一能看到的是新坟上挂着的纸钱,这些都是为了祭祀亡灵而准备的物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历史沧桑以及个人修炼与传承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题粤中遗迹画·其一越王台

南武城边暮角哀,蛮夷大长剩孤台。

只应海日荒荒色,曾照当时左纛来。

(0)

游西樵山六首·其三

白云出洞去,留洞待客来。

洞中何所有,石破青天开。

初日照幽林,金碧眩楼台。

楼台道士居,飞瀑闻惊雷。

坐石看飞瀑,醉引流霞杯。

洞门了不关,白云何时回?

(0)

再柬蛰仙·其二

苍凉喜见日方东,未死安能万事空。

灾异频闻成乱象,云霄何处托冥鸿。

百年观祭知夷礼,四海论诗入变风。

硕果尚留吾辈在,莫教阳九数终穷。

(0)

再叠前韵·其三

江山不共岁时迁,看到秋容也黯然。

漠漠平沙飞独鸟,萧萧落叶咽哀蝉。

高楼绿酒金龟换,古井青丝玉虎牵。

锦瑟春心无处托,冷抛弦柱感华年。

(0)

赠伯澜

乘兴曾游大海东,樱花开处唱秦风。

归来小试经纶手,一卷周官补考工。

(0)

题画

奇峰面面入层云,长板桥西坐夕曛。

秋水一篙山九曲,放船同访武夷君。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