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用前韵二首·其一》
《又用前韵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林季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雕甍华栋照晴空,更忆檐前十八公。

四望川流何富有,一时歌咏许谁同。

海吞万壑苍烟外,地涌双峰白浪中。

洞接仙都春色早,桃花认得鹤溪翁。

(0)
翻译
高大的楼阁在晴空中闪耀,更加怀念屋檐下那十八位老友。
纵目远望,河流多么丰富,此刻谁能与我一同歌唱吟咏。
大海之外吞吐着万壑的苍烟,大地之中耸立着两座白色的山峰。
洞府直通仙境,春天来得特别早,连桃花都认得那位鹤溪的老翁。
注释
雕甍:高大的楼阁。
华栋:华丽的栋梁。
晴空:晴朗的天空。
檐前:屋檐下面。
十八公:可能指代十八位朋友或者前辈。
川流:河流。
何富:多么丰富。
一时:此刻。
许:允许,给予。
海吞:大海包容。
万壑:众多山谷。
苍烟:青翠的烟雾。
地涌:大地突起。
双峰:两座山峰。
白浪:白色的波浪。
洞接:洞府相连。
仙都:仙境。
春色早:春天来得早。
桃花:桃花树。
鹤溪翁:可能是以鹤为名的老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宁静的景象。"雕甍华栋照晴空"开篇即展现出建筑物的雄伟与晴空的开阔,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豪华与气势。"更忆檐前十八公"则引出对过去的回忆,可能是对某位故人的怀念,也可能是对某种传统或故事的追溯。

"四望川流何富有"表达了诗人远眺河流时的感慨,感叹大自然的丰富与慷慨。"一时歌咏许谁同"则透露出一种孤独感,诗人渴望有知音共赏此景,共享歌咏之乐。

"海吞万壑苍烟外,地涌双峰白浪中"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海浪翻滚、山峰耸立的壮观画面,展现了自然力量的磅礴和深远。

"洞接仙都春色早"进一步描绘了仙境般的景色,春天的气息提前降临,预示着生机与活力。"桃花认得鹤溪翁"以拟人手法,赋予桃花以灵性,表达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以及自己超脱尘世的身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情和超然生活的向往。林季仲的诗才在其中得到了体现,展现了宋代诗歌的韵味。

作者介绍
林季仲

林季仲
朝代:宋

林季仲[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在世。喜为诗,语佳而意新。宣和中进士。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以直秘阁奉嗣。季仲著有竹轩杂著十五卷,今存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为张含追悼少君二首闻遗孩孝慧云·其一

旧事徵彤管,新诗哭穗帷。

一朝谢膏沐,谁复嗣音徽。

入室看遗桂,临堂问卷衣。

世人无李少,空望彩云飞。

(0)

巢县

昔览先公传,常怀高士名。

今来洗耳处,益感让皇情。

郭外箕山色,林间颍水声。

能令车马客,延伫愧尘缨。

(0)

寄子约弟

两地承严窜,同时罢省郎。

因书问舟楫,何日下沅湘。

客梦频栖月,征途欲戒霜。

平生题赋意,那得倦游梁。

(0)

张公洞二首·其一

兹山灵气在,复以至人传。

石壁晴飞雨,松门昼锁烟。

万形疑海市,一线引壶天。

为问苍苔迹,青骡去几年。

(0)

哭子安兄四首·其二

昔侍尚书省,同趋建礼门。

一朝随往化,何日更飞翻。

泪尽堪流血,情来讵返魂。

君苗徒毁笔,那复睹平原。

(0)

岁暮园亭对菊寄子约弟

不缘归卧久,那复岁将阴。

策足嗟行路,惊翰屡绕林。

雁来吴地少,雪到蓟门深。

独有荒台菊,能关池草心。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