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洪平斋有官舍见月三首与程杨二公又各次韵中秋日休诸友用韵为戏奔逸绝尘之作未能拟其万一也·其三》
《洪平斋有官舍见月三首与程杨二公又各次韵中秋日休诸友用韵为戏奔逸绝尘之作未能拟其万一也·其三》全文
宋 / 方一夔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忆昔战秋闱,不复返只轮。

嗟此无用学,棘猴费精神。

当时羞见月,月岂欲负人。

我去月千里,月来转情亲。

馀音唱窈窕,小诗斗清新。

团团桂树影,金粟香不陈。

便当结幽佩,凌空访仙真。

那知满夜夜,此去空尘尘。

翩然倚高寒,不数肇与晨。

笑渠老章句,步骤准过秦。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科举考试经历的回忆,以及对月光的深深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忆昔战秋闱,不复返只轮。” 开篇即以“秋闱”点明科举考试的场景,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参加科举考试的紧张与压力。“不复返只轮”,暗示了考试失败,无法再回到往日的生活状态,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嗟此无用学,棘猴费精神。” 接着诗人感叹自己所学似乎无用,比喻为“棘猴”,即在荆棘丛中忙碌的猴子,形象地表达了对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差距的不满。

“当时羞见月,月岂欲负人。” 诗人回忆起当时的羞愧心情,仿佛月亮也在责备他,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我去月千里,月来转情亲。” 这两句通过距离的变化,表达了诗人与月光之间情感的转变,从疏远到亲近,象征着心灵的觉醒与自我和解。

“馀音唱窈窕,小诗斗清新。” 描述了诗人创作时的情景,余音绕梁,小诗清新脱俗,体现了他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

“团团桂树影,金粟香不陈。” 桂树与金粟的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高洁与美好,象征着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便当结幽佩,凌空访仙真。” 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世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向往与仙人交流的理想境界。

“那知满夜夜,此去空尘尘。” 这两句转折,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

“翩然倚高寒,不数肇与晨。” 诗人以“翩然”形容自己的轻盈与自由,与“高寒”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自由与高洁生活的向往。

“笑渠老章句,步骤准过秦。” 最后两句讽刺了那些拘泥于旧章旧句的文人,表达了对创新与自由的推崇,同时也暗含对自身追求的肯定。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由与高洁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方一夔
朝代:宋

宋元之际严州淳安人,一名夔,字时佐,自号知非子。方逢辰孙。以荐领教郡庠,未几退,隐富山,授徒讲学,学者称为富山先生。有《富山遗稿》。
猜你喜欢

十六字令

愁。羽檄纷驰又一秋。频回首,惆怅水西流。

(0)

柳梢青.初夏

绿暗薇屏。红飘荇镜,春付浮萍。

束素寒消,薄罗香细,数尽归程。新篁翠径初成。

微雨后、荷珠溅倾。玉管声沉,桐花影外,一段闲情。

(0)

十六字令

风。解阜胥归一曲中。男儿事,羞说大王雄。

(0)

采莲曲

小舟风送荡微波,女伴相携笑语和。

月照花开香满袖,折花低唱采莲歌。

(0)

甲辰六月十六日登天童山访寄禅长老不遇留赠二首·其一

我到深山公入世,人天哀感未分明。

中年万事不挂眼,静夜一灯微有情。

碧海沉沉那有岸,秋虫唧唧徒闻声。

玲岩星暗诸天寂,待汝归来看月生。

(0)

入都拜别先冢

孤儿昔作宦,十载一过家。

大父犹老健,二亲鬓始华。

五年失吾祖,母兮亦弃儿。

父幸儿得归,汝才讵适时?

长跽聆爷言,誓侍爷以老。

冉冉一星终,欲报恨不早。

遗羹既无所,椎牛亦谁知?

剩持年年泪,来洒青松枝。

此行岂儿心,除绖已周纪。

壮盛付等閒,衰迟复何恃?

得归儿会归,不为祖考忝。

成亏盖天事,晚节敢自贬?

下山且十里,犹闻叹息声。

雨止慎泥潦,微阳傥向晴。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