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银台弟及写怀各一首俱用其采石登高韵·其二》
《寄银台弟及写怀各一首俱用其采石登高韵·其二》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柳暗春城起暮烟,城头残照数峰妍。

欣同道侣寻颜乐,懒听诗翁咏李娟。

蜂蝶有营终自苦,夔蚿何校漫相怜。

素来心事如弦直,得谢浮名更洒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傍晚的京城景色,以及诗人与友人一同游玩的愉悦心情,同时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首联“柳暗春城起暮烟,城头残照数峰妍”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黄昏的京城景象:柳树在春色中显得格外浓密,暮霭轻笼,夕阳余晖映照在几座山峰上,呈现出一片绚丽的色彩。这里运用了对比和色彩渲染的手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颔联“欣同道侣寻颜乐,懒听诗翁咏李娟”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一同游玩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诗歌创作的轻松态度。诗人似乎并不热衷于吟咏李娟这样的传统题材,而是更倾向于与朋友一同寻找生活中的乐趣,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自由态度,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颈联“蜂蝶有营终自苦,夔蚿何校漫相怜”则通过自然界的现象,隐喻了人类社会中的竞争与烦恼。蜜蜂和蝴蝶虽然忙碌,但最终仍感到疲惫不堪;夔蚿(古代传说中的动物)虽小,却也难以避免被其他生物所怜悯的命运。这句诗借自然界的生灵,表达了对人生苦短、世态炎凉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漠态度。

尾联“素来心事如弦直,得谢浮名更洒然”总结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他一直以来的心愿如同琴弦般直率,不为外物所动,即使得到了虚名,也能保持洒脱自在的心态。这句诗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超凡脱俗的生活哲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京城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友人游玩的愉悦心情的展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七拍

忆昔十五心尚孩,莫怪频频劝酒杯。
孤城此日肠堪断,如何不饮令人哀。
一去紫台连朔漠,月出云通雪山白。
九度附书归洛阳,故国三年一消息。

(0)

六拍

胡人归来血洗箭,白马将军若雷电。
蛮夷杂种错相干,洛阳宫殿烧焚尽。
干戈兵革斗未已,魑魅魍魉徒为尔。
恸哭秋原何处村,千村万落生荆杞。

(0)

九拍

午夜漏声催晓箭,寒尽春生洛阳殿。
汉主山河锦绣中,可惜春光不相见。
自胡之反持干戈,一生抱恨空咨嗟。
我已无家寻弟妹,此身那得更无家。
南极一星朝北斗,每依南斗望京华。

(0)

十二拍

洛阳一别四千里,边庭流血成海水。
自经丧乱少睡眠,手脚冻皴皮肉死。
反鏁衡门守环堵,稚子无忧走风雨。
此时与子空归来,喜得与子长夜语。

(0)

京城借永福寺漆台占似王城山

心如明镜台,此言出浮屠。
后来发精义,并谓此台无。
此台已是赘,何况形而器。
圆释正超然,点头会意思。
多谢城山翁,一语迎禅锋。
顾我尘俗人,与物方溶溶。

(0)

题古磵

市腰石有千年磵,石眼泉无一日乾。
天下苍生应有望,不知龙向此中蟠。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