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如何说。似举鞍、回头笑问,并州儿葛。
手障尘埃黄花路,千里龙沙如雪。
著破帽、萧萧馀发。
行过故人柴桑里,抚长松、老倒山间月。
聊共舞,命湘瑟。春风五老多年别。
看使君、神交意气,依然晚合。
袖有玉龙提携去,满眼黄金台骨。
说不尽、古人痴绝。
我醉看天天看我,听秋风、吹动檐间铁。
长啸起,两山裂。
世事如何说。似举鞍、回头笑问,并州儿葛。
手障尘埃黄花路,千里龙沙如雪。
著破帽、萧萧馀发。
行过故人柴桑里,抚长松、老倒山间月。
聊共舞,命湘瑟。春风五老多年别。
看使君、神交意气,依然晚合。
袖有玉龙提携去,满眼黄金台骨。
说不尽、古人痴绝。
我醉看天天看我,听秋风、吹动檐间铁。
长啸起,两山裂。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金缕曲·送五峰归九江》。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
“世事如何说。似举鞍、回头笑问, 并州儿葛。”这里作者通过对世事的无奈与感慨开篇,用并州儿葛来比喻友人之才华横溢,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离别的惆怅。
“手障尘埃黄花路,千里龙沙如雪。”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秋天的萧瑟景象,手中握着落叶,脚踏黄花小径,远处龙沙如同白雪,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壮阔的画面。
“著破帽、萧萧馀发。”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自己的形象,头戴破帽,头发稀疏,显示了一种世事无常与个人的沧桑变化。
“行过故人柴桑里,抚长松、老倒山间月。”这里的故人柴桑里,是指朋友曾居住的地方。诗人在此经过,触景生情,不禁对那高大的松树和倾泻在山间的明月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聊共舞,命湘瑟。”这两句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态度,以及对音乐之美的享受。湘瑟可能是指一种乐器,也象征着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
“春风五老多年别。看使君、神交意气,依然晚合。”这里提到了多年的分别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即便时光流逝,那份情谊仍旧如初。
“袖有玉龙提携去,满眼黄金台骨。”诗人在此用了富丽的笔触描绘朋友离别之际的壮观景象,玉龙与黄金台骨皆为贵重之物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祝愿。
“说不尽、古人痴绝。”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述的复杂情感和古人那种难以忘怀的情愫进行总结。
“我醉看天天看我,听秋风、吹动檐间铁。”这里通过醉酒来逃避现实,用“天天看我”来形容自我与自然界的融合,以及对秋风中铁件鸣响声音的聆听,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一种情怀。
“长啸起,两山裂。”最后两句则是通过极具象征性的“长啸”和“两山裂”来表达一种精神上的解放与超越,仿佛在大自然面前找到了真正的自由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