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玉案》
《青玉案》全文
清 / 郑文焯   形式: 词  词牌: 青玉案

吴波绿尽回肠路。又送客桥西去。

晚色年芳长暗度。水滨鸥榭,木棉莺户。

知是愁来处。良游莫共伤春暮。画壁犹歌旧时句。

蹋马花街红寸许。绕阑呼酒,倚帘吹絮。

一曲潇湘雨。

(0)
鉴赏

这首《青玉案》由清代词人郑文焯所作,其词风细腻,情感深沉,描绘了一幅离别与愁绪交织的画面。

“吴波绿尽回肠路”,开篇即以“吴波”二字点明地点,暗示着江南水乡的背景。绿波荡漾,仿佛触动了词人心中的涟漪,引出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感。“回肠路”三字,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如同波浪般起伏不定。

“又送客桥西去”,紧接着描述了送别的情景。桥西,既是送别的地点,也象征着离别的哀愁。这一句不仅写出了送行的场景,更蕴含了对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

“晚色年芳长暗度”,晚霞映照,年华流逝,时光悄悄地在不经意间溜走。这句诗将自然景色与时间的流逝巧妙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

“水滨鸥榭,木棉莺户”,水边的鸥鹭栖息之处,木棉树下莺鸟的家园,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词中所表达的愁绪。

“知是愁来处”,“知”字透露出词人对于愁绪来源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暗示了读者去思考愁从何来,为何而生。

“良游莫共伤春暮”,劝诫人们在美好的时光里不要过于悲伤,表达了词人对珍惜当下、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

“画壁犹歌旧时句”,即使是在装饰华丽的墙壁上,仍能听到过去熟悉的歌声,这既是对往昔美好回忆的怀念,也是对时光流转的无奈。

“蹋马花街红寸许”,踏过铺满落花的道路,红花仅有一寸厚,这一细节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

“绕阑呼酒,倚帘吹絮”,围绕栏杆饮酒,倚靠帘幕吹散飞絮,这样的动作充满了闲适与自在,但背后却隐藏着淡淡的忧愁。

“一曲潇湘雨”,最终以一曲悠扬的潇湘雨声收尾,潇湘之地的雨声,既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世界,展现了词人对生活、自然、时间以及情感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郑文焯

郑文焯
朝代:清   字:俊臣   号:小坡   籍贯:鹤道   生辰:1856~1918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猜你喜欢

寿定叟弟·其四

秋风想已治归装,吾亦扁舟具碧湘。

世味祇应谙历遍,何如兄弟对方床。

(0)

仲春有怀·其五

想见城南春水深,春来夜夜动归心。

隔墙季子应无恙,为托飞鸿寄好音。

(0)

句·其二

风物一堆灰。

(0)

句·其一

高光如有嗣,吴魏岂胜诛。

(0)

纸阁

纸阁新装褫,青毡喜尚存。

翠圆垂彩络,红朵粲陶盆。

藏密寒无著,融真体自温。

夜深谁晤语,花缀短檠昏。

(0)

台城路/齐天乐

老枝无著秋声处,萧萧倦听风雨。

暗饮春腴,欣荣晚节,不载天河人去。心存太古。

喜冰雪相看,此君欲语。

共倚云根,岁寒羞并岁寒所。

当年曾见汉馆,卷帘频坐对,飞梦湘楚。

叹我重来,何堪如此,落叶空江无数。盘桓屡抚。

似冉冉吹衣,颇疑非雾。素壁高堂,晋人清几许。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