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常服拱端门,丹凤衔书下九阍。
宰相近前宣授了,齐班舞蹈谢君恩。
百官常服拱端门,丹凤衔书下九阍。
宰相近前宣授了,齐班舞蹈谢君恩。
这段诗歌描绘了一幅皇宫大典的壮丽画面,展现了古代中国官员在重大礼仪上的庄重与隆重。这是王同祖的《明堂观礼杂咏十三首》中的一首,宋朝作品。
"百官常服拱端门"表达了各级官员按照规定穿着正式服装,聚集在端门前。端门通常指的是宫殿前的主要入口,这里则象征着权力与尊严的所在。"丹凤衔书下九阍"中的“丹凤”是皇帝御用文书的信物,代表着皇权的传递,“九阍”则可能指的是宫禁内外层层叠加的门禁,凸显了朝廷礼制的严谨与神圣。
宰相作为最高行政长官,站在近前宣读授予某种职位或奖赏的文书,这是对受赐者的极高荣誉。"齐班舞蹈谢君恩"则描绘了在这个庄重场合中,百官按照等级站立整齐,一同通过舞蹈来表达他们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礼仪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严密组织与秩序,以及君臣之间权威与服从的关系。
欢伯招我游,愁城域我止。
悲欢各有缘,不落杯匕里。
两渡琼海洋,孑身抛妻子。
中馈乏酒储,曷为嘉宾喜。
况乃逢俗宾,投觞辄欲起。
强作解事言,浊醪有妙理。
知音不在弦,得趣酒可已。
今我欲还山,此瓢永弃矣。
辟如鼠饮河,岂必窥其涘。
怀哉阮步兵,瓣香聊以祀。
托迹城市久,不能事远耕。
为园向东皋,今岁始得成。
编麻插疏篱,周折互相撑。
开畦列高下,凿沼注清泠。
细雨鱼儿长,菜甲亦以生。
钓鱼持作馔,剪蔬持作羹。
邻父偶然过,不用相逢迎。
浊醪出行厨,对酌还尽倾。
虽谈不甚解,而自爱其情。
从此罢琴书,来读种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