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缀草秋离离,回风捲叶扬赤旗。
老槐团团翠如盖,山鸟欲下惊曲枝。
自临古井牵素索,农圃滋味须吾知。
平生骨法本贫贱,谪仙福薄王濛痴。
安能久蹑名利场,猛虎赴塘当无疑。
虽非祀灶可却老,庶几服息能忘饥。
篱边寒蛩忽唧唧,满林秋色正葳蕤。
为君痛饮三百爵,醉待明蟾生海涯。
露华缀草秋离离,回风捲叶扬赤旗。
老槐团团翠如盖,山鸟欲下惊曲枝。
自临古井牵素索,农圃滋味须吾知。
平生骨法本贫贱,谪仙福薄王濛痴。
安能久蹑名利场,猛虎赴塘当无疑。
虽非祀灶可却老,庶几服息能忘饥。
篱边寒蛩忽唧唧,满林秋色正葳蕤。
为君痛饮三百爵,醉待明蟾生海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园景图,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首句“露华缀草秋离离”以露珠点缀秋草,渲染出秋天特有的清冷与静谧。接着“回风捲叶扬赤旗”,通过秋风卷起落叶,仿佛在空中飘扬着一片红色旗帜,生动地展现了秋季的动态美。
“老槐团团翠如盖,山鸟欲下惊曲枝”两句,将老槐树的苍翠与山鸟的灵动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宁静和谐的画面。接下来,“自临古井牵素索,农圃滋味须吾知”则转向对农耕生活的描写,诗人亲自来到古井旁,牵动着绳索,体验农夫的辛劳,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和理解。
“平生骨法本贫贱,谪仙福薄王濛痴”两句,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虽出身贫贱,但不改其志,不为名利所累,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接下来,“安能久蹑名利场,猛虎赴塘当无疑”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愿意像猛虎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虽非祀灶可却老,庶几服息能忘饥”则表达了诗人对长寿和满足的向往,即使无法通过祭祀灶神来延缓衰老,也希望内心平静,忘记饥饿,过上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最后,“篱边寒蛩忽唧唧,满林秋色正葳蕤”描绘了篱笆边蟋蟀的叫声和满林的秋色,充满了自然的韵律和生命的活力。“为君痛饮三百爵,醉待明蟾生海涯”则是诗人邀请读者一同畅饮,期待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享受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园景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公馀静扃户,倏忽已春暮。
生意尚可观,诸子扣门告。
肩舆遵江曲,轧轧向何处?
三山在天外,以远人莫到。
如彼幽深士,不入俗眼妒。
鸡鸣迅宵征,近午起风雾。
将天秘神景,诫此浅士露。
幽閤临长江,中洲蹇独步。
吾欲观逝川,于此巢云构。
吾爱娥眉山,娥眉淡不如。
吾爱莲花蕊,花光映太虚。
出门重延望,随意命柴车。
淩虚入鸟道,绝境寻吾庐。
入暮迅登陟,志往忘崎岖。
后蹑聚星石,前望三台虚。
侧身度飞流,秉烛观崖书。
险尽履平地,孤笑多艰馀。
枕簟依云岫,玉露沾衣裾。
衣裾沾尚可,毋使愿相违。
吾爱三黄生,排闼临清溪。
吾爱清溪水,浣此胸中泥。
泥滓消且尽,心月澄光辉。
还闻山上泉,灵异天下奇。
朝夕应潮起,其声隐如雷。
乃知气机鼓,通窍靡高卑。
此溪何所自,此泉何所为?
因悟一本理,共君契玄机。
吾欲卜泉上,相与日追随。
澧州吾旧契,于子为姻㜕。
况尔朴茂资,古道期跻攀。
兹将牧如皋,令我心惕然。
已闻江南北,饿殍盈郊阡。
静坤为屡震,乾玑失常旋。
狐死兔且悲,骨肉相啖残。
死者未掩骼,生者留孤孱。
古人尚平格,三极谁复论。
调燮自一邑,以为诸牧先。
萍生无根蒂,聚散故不常。
结缔水中荇,牵引随波浪。
荇性有本根,行子念故乡。
忆昔与子别,八九度星霜。
誓同鸿与雁,北徂以随阳。
一息在天涯,万里永相望。
昨日寄书至,两载病喉疮。
令我中情热,矧子讵能忘。
别长苦会短,子独去踉蹡。
岂无儿女情,歌竟长慨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