鹄立仙班晓露寒,燕传天语下云端。
糕联红玉炊新枣,酒泛黄封出大官。
九奏凤韶声隐隐,双开雉尾影团团。
小臣何幸沾恩宠,默倚西风愧素餐。
鹄立仙班晓露寒,燕传天语下云端。
糕联红玉炊新枣,酒泛黄封出大官。
九奏凤韶声隐隐,双开雉尾影团团。
小臣何幸沾恩宠,默倚西风愧素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皇帝赐宴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祥和。首句“鹄立仙班晓露寒”以鹄鸟站立于仙班之上,清晨的露水已凝结为寒霜,形象地描绘了早朝时分的肃穆氛围。接着“燕传天语下云端”,燕子传递着天子的旨意,从云层中降落,象征着皇命的下达,充满了神秘与尊贵。
“糕联红玉炊新枣,酒泛黄封出大官”两句,细致描绘了宴席上的美食佳酿。红玉般的糕点与新鲜的红枣相联,黄封的美酒从大官手中流出,不仅体现了宴会的丰盛,也暗示了朝廷的慷慨与礼遇。
“九奏凤韶声隐隐,双开雉尾影团团”则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庄重与华丽。九次奏响的凤韶乐曲,声音隐约可闻,双开的雉尾扇影在空中旋转,形成团团的光影,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不失雅致的氛围。
最后,“小臣何幸沾恩宠,默倚西风愧素餐”表达了诗人对这份恩宠的感激与自谦。作为小臣,能享受到如此盛大的宴请,内心充满感激,但同时也感到了惭愧,因为自己只是默默享受着这份恩惠,没有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宫廷礼仪的庄重与奢华,以及诗人对于皇恩的深切感激与自省。
喜秋回霁宇,倩凉露、洗炎飙。
被鹊误仙盟,经年恨阻,银汉迢迢。
牛闲更停弄杼,趁佳期、华幄傍星桥。
授玉鸾鶱雾霭,赠绡龙戏花娇。欢娱回首是明朝。
未别已魂销。想翠轭珠轮,归途望断,斗转斜杓。
人间易离易遇,尽胜如、天上各云霄。
携去一梳水月,巧楼犹醉笙箫。
爱吾庐、傍湖千顷,苍茫一片清润。
晴岚暖翠融融处,花影倒窥天镜。沙浦迥。
看野水涵波,隔柳横孤艇。眠鸥未醒。
甚占得莼乡,都无人见,斜照起春暝。还重省。
岂料山中秦晋。桃源今度难认。
林间即是长生路,一笑元非捷径。深更静。
待散发吹箫,跨鹤天风冷。凭高露饮。
正碧落尘空,光摇半壁,月在万松顶。
月仄金盆,江萦罗带,凉飙天际。
摩诘丹青,营丘平远,一望穷千里。
白鸥盟在,黄粱梦破,投老此心如水。
耿无眠、披衣顾影,乍闻绕阶络纬。
百年倦客,三生习气,今古到头谁是。
夜色苍茫,浮云灭没,举世方熟寐。
谁人著眼,放神八极,逸想寄尘寰外。
独凭栏、鸡鸣日上,海山雾起。
令月开真馆,宸游薄太霄。
躬行原庙礼,更作蕊宫朝。
宝扇森排羽,仙轮恍御飙。
霞觞浮桂液,琼馔荐芝苗。
日霁楼先晓,天深树不凋。
繁禧将浩劫,世世会杨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