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在乎手,万物在乎身。
绵绵而若存,用之岂有勤。
宇宙在乎手,万物在乎身。
绵绵而若存,用之岂有勤。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宇宙吟》之一,表达了他对宇宙和人生的独特见解。首句“宇宙在乎手”,意指宇宙的奥秘和秩序仿佛就在人的手中掌握,体现了道家或哲学家对个体与天地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次句“万物在乎身”,进一步强调了人与万物的紧密联系,认为世间万物皆可由自身体验和感知。
“绵绵而若存”描绘了一种连续不断、生生不息的状态,暗示了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流转。最后,“用之岂有勤”,表达了诗人对于顺应自然法则,无需刻意努力就能体验到宇宙真理的态度,倡导一种顺应天道的生活方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主张人应顺应自然,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淮水出自桐柏山,东流入海何时还。
胡君引水种林木,筑室正在槎山间。
槎山清空白日静,胡君意与云俱閒。
汉东一夕风尘起,云亦高飞几千里。
山间有家不得归,却过扬州饮淮水。
饮之为洗冰雪肠,今我不乐思故乡。
驱车明发渡远道,广海又在天一方。
思亲恨不归来早,梦中祗说槎山好。
他年归隐奉亲欢,白头同向槎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