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涌金山寺,云凝玉局祠。
人随天共远,心与日俱驰。
庙貌千年在,忠肠九陛知。
祇今沧海上,犹诵宝陀诗。
潮涌金山寺,云凝玉局祠。
人随天共远,心与日俱驰。
庙貌千年在,忠肠九陛知。
祇今沧海上,犹诵宝陀诗。
此诗《谒苏文忠公祠》由明代诗人郭棐所作,通过对金山寺和玉局祠的描绘,以及对苏轼(苏文忠公)的追思,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感与崇敬之情。
首联“潮涌金山寺,云凝玉局祠”以壮阔的自然景象开篇,金山寺与玉局祠在潮水与云雾中显得格外庄严与神秘,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
颔联“人随天共远,心与日俱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人的渺小与宇宙的广阔相对比,同时表达了人们内心对真理与理想的追求,如同太阳般永恒不息。
颈联“庙貌千年在,忠肠九陛知”赞美了苏轼的庙宇历经千年依然屹立,其忠诚之心虽已不在人间,却能被九重天上的神明知晓,体现了对苏轼高尚人格与伟大精神的深刻敬仰。
尾联“祇今沧海上,犹诵宝陀诗”则点明了苏轼诗歌的影响,即便是在遥远的沧海之上,人们仍然传颂着他的作品,表达了苏轼文学成就的深远影响与不朽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既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传达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与向往,是一首充满深意与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