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咄咄笑千古,骑项问我何如主。
而公慢侮自昔然,溲溺往往污儒冠。
骑周昌项何足言,膝上日拥如花貌。
欲易太子谁敢道,臣昌期期不奉诏。
吕后侧耳听东厢,感激何以醢周昌。
君不见,赵尧画策周昌往,忠臣已作戚氏党。
使者三反王不行,臣口虽屹项则强。
怪事咄咄笑千古,骑项问我何如主。
而公慢侮自昔然,溲溺往往污儒冠。
骑周昌项何足言,膝上日拥如花貌。
欲易太子谁敢道,臣昌期期不奉诏。
吕后侧耳听东厢,感激何以醢周昌。
君不见,赵尧画策周昌往,忠臣已作戚氏党。
使者三反王不行,臣口虽屹项则强。
这首清代张晋的《读<史记>四十首(其二十三)骑昌项》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周昌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忠直之士的敬仰和对历史中权谋斗争的感慨。诗人首先以“怪事咄咄笑千古”开篇,指出周昌的忠诚行为在历史上显得与众不同,引人惊叹。接着,他讽刺那些轻视周昌的人,指出他们自古以来就有的傲慢态度,甚至将周昌的美德与污秽相提并论。
诗人提到周昌拒绝侮辱太子的行为,强调了他的刚正不阿,即使面临危险也坚决不从。吕后在一旁倾听,对周昌的忠诚有所触动,但最终还是利用了他。诗人通过“赵尧画策周昌往,忠臣已作戚氏党”的典故,暗示周昌的忠诚并未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被卷入宫廷斗争。
最后,诗人以“使者三反王不行,臣口虽屹项则强”作结,描述周昌坚守立场,即使面对使者多次劝说,也毫不动摇,显示出他的坚定和勇气。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历史叙述和鲜明的人物刻画,赞扬了周昌的忠贞品质,同时也揭示了古代宫廷斗争的残酷现实。
荷雨送凉飙,炎尘净、三市影灯宵。
看珠珞翠绳,焰摇冰碗,彩棚花架,光射星桥。
洞天好、笑声遮画扇,歌韵合鸾箫。
琼树影中,月窥端正,雪罗香里,人斗娇娆。
依稀元夜影,铜壶短,还又露洒烟飘。
空遣酒怀摇荡,羁思无聊。
想骢马钿车,俊游何在,雪梅蛾柳,旧梦难招。
醉掩重门,半釭兰烬红销。
淮海龙飞乘五云,攀鳞附翼多殊勋。
英雄变化不知数,我今独识王将军。
将军好武称第一,慷慨功名少年日。
剑术出奇愁白猿,兵符借重祠黄石。
近报三军掠蓟丘,万马夜渡黄河流。
将军岂徒成一障,成功独早还优游。
巴丘官衙俯江水,两岸人烟郁苍翠。
不随李广猎南山,却向扬雄问奇字。
雕弓羽箭挂前除,座中宾客多文儒。
煮茶烟细浮苍竹,把钓江清出白鱼。
人生宦途须适意,大隐从来在朝市。
将军美誉播南州,缠腰骑鹤徒为尔。
君不见凌烟阁上开画图,褒公鄂公气骨殊。
君臣际会总如此,嗟我闭门空读书。
东风吹树千钧力,怒势呼号两相敌。
回飙萧飒入霜林,败叶纷披散无迹。
老夫倚杖长叹息,百年三万六千日。
庄生齐物物不齐,谁铸红颜等金石。
王君笑我何太痴,太极初分有伸屈。
天根月窟窥端倪,灵台天迥丹光溢。
奈何寸地攒千兵,朝似瓠肥暮如腊。
自非一气回孤根,宇宙几何皆鬼蜮。
乃知燮理藉登庸,疮痍变作讴歌入。
感君此言足才识,知君用心渺难及。
君不见长生之药蓬莱多,从君归去君如何。
此博谁名汝。想当年、波罗塞戏,涅盘经语。
天竺传来双采好,么六四三二五。
要随喝、随呼随数。
从得三郎绯衣了,再曾逢、潘彦知音侣。
同入海,亦良苦。雄拿豪攫争鸣杵。
正关河、疏星残月,几声秋雨。
却是驱驰玄黄马,脚底蹈燕蹴楚。
甚一涧一梁能阻。
翻覆输赢须臾耳,算人间万事都如许。
且一笑,看君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