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衣锦去关中,天地移归隆准公。
空使秦人悲故旧,更怜刘裕愧英雄。
荒台落日蜚鸿没,春草连云戏马空。
太息重瞳千载少,舣舟不肯过江东。
当时衣锦去关中,天地移归隆准公。
空使秦人悲故旧,更怜刘裕愧英雄。
荒台落日蜚鸿没,春草连云戏马空。
太息重瞳千载少,舣舟不肯过江东。
这首明代诗人张以宁的《戏马台》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英雄遗迹的画面。首句“当时衣锦去关中”暗示了昔日的繁华与荣耀,主人公曾身着华丽离开关中,可能是指汉代的某位人物。接下来,“天地移归隆准公”暗指历史变迁,隆准公可能指的是有着高鼻梁特征的君主,如刘邦。
“空使秦人悲故旧”表达了对往昔故人的怀念和对秦地人民的同情,秦人因旧时人物的离去而感伤。诗人接着感慨“更怜刘裕愧英雄”,将刘裕这位东晋英雄与之前的隆准公相提并论,惋惜其未能像刘裕那样成就一番伟业。
“荒台落日蜚鸿没,春草连云戏马空”描绘了戏马台的荒凉景象,落日余晖下,大雁消失在天际,昔日的豪情与欢宴之地只剩下春草连天,戏马的痕迹已无处寻觅。最后,“太息重瞳千载少,舣舟不肯过江东”以孙权的典故收尾,他拥有罕见的双瞳,却未渡江与曹操一战,诗人借此表达对英雄气概的仰慕,以及对当今缺乏类似英雄的叹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戏马台的遗迹,寓言历史兴衰,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