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来磅礴,三城挹太和。
中流长砥柱,频历几风波。
灵气随潮凸,含光见月多。
朱明开一户,不是宅神螺。
天地来磅礴,三城挹太和。
中流长砥柱,频历几风波。
灵气随潮凸,含光见月多。
朱明开一户,不是宅神螺。
《海珠》是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的一首诗,通过对海珠的描绘,展现了其磅礴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的人文内涵。
首句“天地来磅礴”,开篇即以大气磅礴之笔描绘了海珠的广阔与雄伟,仿佛天地间的力量汇聚于此,展现出一种宏伟的自然之美。接下来,“三城挹太和”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海珠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仿佛三座城市汲取了天地间的祥和之气,共同营造出一片宁静而祥和的氛围。
“中流长砥柱,频历几风波”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海珠比作中流砥柱,既稳固又坚韧,经历了无数次风浪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海珠在历史长河中的坚定与顽强。同时,也暗示了海珠作为地理标志的重要性,它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与自然界的风雨变幻。
“灵气随潮凸,含光见月多”则描绘了海珠在潮汐与月光下的独特魅力。潮水涌动时,海珠似乎释放出更多的灵气,而月光之下,海珠更显神秘与光辉,展现出其独特的自然美与灵性。
最后,“朱明开一户,不是宅神螺”一句,以“朱明”象征日出,暗喻海珠在新的一天开始时展现出的生机与活力,并非寻常的神螺居所,而是具有独特意义与价值的存在。这句话不仅赞美了海珠的自然之美,也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表达了对海珠作为自然与人文交汇点的独特价值的肯定。
综上所述,《海珠》通过生动的描绘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海珠这一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独特,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佳作。
隔竹已见月,清光度溪来。
移影上素壁,与我相徘徊。
是夜正中秋,天地雾露开。
人疑玉兔出,药仵不生埃。
嫦娥倚冰轮,艳色若自媒。
他夕岂不好,物意为之摧。
东周尊夹辅,西汉重行春。
风化本从召,河山来自秦。
选良出旧诏,出守必名臣。
导从驰千骑,朱丹照两轮。
宴杯深畏卯,湖水净连申。
重见甘棠咏,争传乐府新。
妙画能成趣,溪山迥得君。
渔舟长映浦,岩树半藏云。
征雁无时没,横桥有处分。
数峰来枕席,曾不愧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