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愁一点浓如黛,强把金篦扫不开。
新月几番呈巧样,薄情夫婿未归来。
离愁一点浓如黛,强把金篦扫不开。
新月几番呈巧样,薄情夫婿未归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等待丈夫归来的闺中之怨。首句“离愁一点浓如黛”,以“离愁”点明主题,用“浓如黛”形容愁绪之深重,如同眉黛般深邃,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忧伤与思念。次句“强把金篦扫不开”,通过“金篦”这一工具,暗示女子试图排遣愁绪的努力却徒劳无功,进一步强化了愁绪的难以消散。
第三句“新月几番呈巧样”,转而描写自然景象,新月的变换似乎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同时也象征着女子对丈夫归来的期盼。然而,尽管月相更替,丈夫仍未归来,这使得女子的等待显得更加漫长和痛苦。
最后一句“薄情夫婿未归来”,直抒胸臆,揭示了女子对丈夫不忠或久未归家的不满与失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闺中女子在等待与思念中的复杂心情,以及对丈夫行为的深深责备。
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
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
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
存者今如何?
去我皆万里。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几?
通果澧凤州,眇然四君子。
相思俱老大,浮世如流水。
应叹旧交游,凋零日如此。
何当一杯酒,开眼笑相视?
余杭邑客多羁贫,其间甚者萧与殷:天寒身上犹衣葛,日高甑中未拂尘。
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雪纷纷。
宾客不见绨袍惠,黎庶未沾襦裤恩。
此时太守自惭愧,重衣复衾有余温。
因命染人与针女,先制两裘赠二君。
吴绵细软桂布密,柔如狐腋白似云。
劳将诗书投赠我,如此小惠何足论。
我有大裘君未见,宽广和暖如阳春。
此裘非缯亦非纩,裁以法度絮以仁。
刀尺钝拙制未毕,出亦不独裹一身。
若令在郡得五考,与君展覆杭州人。